于1934年建街成圩,取“嘉宾会聚”之意。

恭城原名茶城,因当地盛产茶叶得名。又因茶税苛重,减免后以“茶”近似字“恭”改称恭城。

以物产得名。原名茶城县,因当地盛产茶叶得名。唐武德四年(621),改恭城县,传因前茶税苛重,减免后以近似字改名。因该县瑶族人口较多,1990年2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

荔城,因其为荔浦县城所在地,故名。

茶城,因初设乡时由茶香片村和原定西乡所管辖利城片村合并,取茶香、利城各一字而得名。

据修仁县志记载,此地原为建陵镇,因有长滩河绕城而过,称修水,河旁有一座石山称之落仁山,故取名修仁。

马岭街原称马岭圩,因该地东北面的石山与土岭相连处形如马,故名。

大塘街,古时该地有一方大水塘,水塘旁有名为“大塘”的古庙,聚落成街后遂以“大塘”名之。

因其地处荔浦市境东部,取“繁荣昌盛”之意,故名。

新坪原名兴坪,清康熙年间(1662—1722)民户散居在一片大荒坪上,取“兴旺”之意得名,后以谐音改新坪。

双江乃两江的同义别称。驻地两江街因南约两百米处有龙坪河与马岭河(花篢河)两条河汇合在一起,故名。

花篢街原名车田厂,后因该地四周为小山包环绕,从高处俯瞰形如绘花的箱笼,又有描写该地地形地貌的诗句“花开鸟语春光好,篢宣箱藏谷黍香”,故名。

为纪念“中国·桂林·荔浦龙怀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永久会址修建在该乡,故名。

因荔江得名。含义有两说:一说因荔江边有小水口通它地,江边水口为浦,故名。另一说荔浦原为荔蒲,因荔江边盛长荔草,似蒲而小,故名,后简写成荔浦。

因地理特征及河得名。平乐县,因漓水(漓江)和乐水(恭城河)相汇,形成“昭岗潭”,潭深水流平缓,取“平”及“乐”字而得名。“

平乐,因当地漓江水平缓注入乐江(今桂江)而得名。

塘,古时驿站,延伸义为路程计算单位,以10华里为一塘。因此街距县城两个塘铺20华里,故名二塘。

因当地有一座石桥,桥上有亭,故名。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