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自治县

名称

融水苗族自治县

拼音

Róngshuǐ Miáozú Zìzhì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柳州市

所在区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

所在街道

融水苗族自治县本级

名称含义

因唐武德六年(623),改义熙县为融水县得名,古语“融”有清澈、明亮之意,“江”与“水”互通;因治地设在一条清澈、明亮的江河右岸,故名。

名称起源

因河流得名。

名称历史

秦属桂林郡地。汉时先后属南越国地、郁林郡地。三国两晋时为桂林郡地。南朝齐建元二年(480),析桂林郡潭中县地置齐熙县,属齐熙郡,为今县境县建置之始。南朝梁中大通五年(533),为东宁州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义熙县,属融州(东宁州改)。大业二年(606),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复属融州。武德六年(623),改为融水县(此为融水得名之始),仍为州治。龙朔二年(621),析置武阳县。天宝元年(742),属融水郡。乾元元年(758),复属融州。宋神宗时(1068—1085),武阳县并入。元至元十六年(1279),属融州路。至元二十二年(1285),复属融州。明洪武二年(1369),并入融州。洪武十年(1377),融州改为融县,属柳州府。1913年,属柳江道。1927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以融县中区为主,析罗城县三防、中寨、杆洞、汪洞、滚 贝 5 区和三江县第二、第三区的部分乡村合置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属宜山专区。 是中国成立最早、广西唯一的县级苗族自治区域。1953年,贵州从江县大年、安里2乡划入,合设大年区;融安县和睦、永乐2乡划入,合设和睦区。1955年,改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58年,融安县芙蓉、巷口2乡并入和睦区。1958年,属柳州专区。1966年,改融水苗族自治县。1971年,属柳州地区。2002年,属柳州市,沿用至今。

融水苗族自治县

本文来源:八桂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