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鸥成鸟的繁殖羽头部为深褐色,眼睛上方各具一块月牙状白斑是其重要的识别特征。遗鸥的喙部和腿呈深红色,翅膀为浅灰色并具有黑色尖端。成乌非繁殖羽的头是白色的,头两侧有一黑斑。
大鸨 (bǎo) 雌雄体色相似,雌性略小。身体肥硕,颈部呈蓝灰色,背部棕栗色,并具有黑色横斑。在繁殖期,雄鸟的喙基到枕部具有一黑色条纹,喙基及喉部附近有纤状羽毛,向两侧展开,似胡须。
尾斑瘰(luǒ)螈(yuán)体形肥壮,全长约14厘米,雌性稍大。皮肤粗糙,全身满布痣粒,背部隆起。体色多变,以橄榄绿色或土黄色为主,背脊橘红色,雄性尾部两侧具镶黑边的紫红色斑纹,雌性尾部无斑。
体型像麂子的小型鹿类。体色棕黄色,后腿比前腿长,因此臀部高于肩部,跳着奔跑。吻部较短,耳朵圆形。不长犄角,雄性有发达的白色獠牙。尾巴很短,几乎看不到。
羚牛在学界主流观点中仍作为单独物种,而我国的新版兽类名录将羚牛的四个亚种各自独立成种。秦岭羚牛是四种羚牛中体色最浅的,全身金黄色。此外秦岭羚牛也是四种羚牛中体型最大的种类。
白尾梢虹雉 (zhì) 体长70m左右,雄性白尾梢虹雉以紫色和绿色为主要颜色,和其他虹雉不同,它们无长冠羽,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羽端白色,也因此得名白尾梢虹雉。喙部较其他虹雉更强壮,适合挖掘泥土和坚硬的石块。
绿尾虹雉(zhì)的体长在58cm到80cm之间,雄性拥有极具魅力的美丽羽毛,以蓝紫色为基调,颈部羽毛为橙色,背部羽毛雪白,整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呈现出不同的美妙结构色,在阳光下更是多彩耀眼。
黄腹角雉全长约50cm-65cm,和许多雉科鸟类一样,黄腹角雉的雌雄差异也较大,雄性周身大部羽毛呈现黄色,伴有棕红色斑点,而雌性羽色黯淡低调,容易和林下环境融为一体。
大熊猫可能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动物之一了。具有熊科中独一无二的黑白相间体色。尾巴虽然短,但已是熊科中第二长,长达10-15厘米;而且和身体一样是白色的,而非大多数卡通形象中的黑色。
金钱豹是除家猫外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即使在被人类高度开发的地区也能生存,甚至直到2005年还在北京有记录。
亚洲黑熊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熊类,皮毛黑色而富有光泽,因为胸前有标志性的白色月牙,因此也被称为“月熊”。
高黎贡羚牛是一种高山动物,体型雄健,性情凶悍,栖息于高海拔的高山悬崖地带。它们白天隐匿于竹林、灌丛中休息,黄昏和夜间出来觅食。上下往来于群山之中,纵横于悬崖峭壁之间,如覆平地。
赤斑羚体型与其它斑羚近似,但尾巴很短,喉斑不明显。最显著特征是橘红色的皮毛,四肢和身体同色,鼻梁黑色,脊背中央有不明显的黑线。
花冠皱盔犀鸟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犀鸟,体长75-85cm,雄雌犀马差异较大。它们的身体大部均为黑色,雄鸟头部颈部为白色,喉囊为黄色,雌鸟头颈部都是黑色,喉囊为蓝色。
荒漠猫别名猞猁,体型比家猫大,晨昏夜间活动,白天休息。性孤僻,除交配期 (1一3月)外,独居生活。 主要以鼠类、鼠兔、旱獭、鸟类等为食,所以活动区域与这些动物的分布密切相关。
鹅喉羚属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区域生存的动物,栖息在海拔300-6000米之间干燥荒凉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它们依靠生长在荒漠上的红柳、梭梭草、骆驼刺和极少量的水存活下来并繁衍着后代。
欧亚水獭是一种体型较大、身体长而滚圆的鼬科动物,它们的毛发是棕灰色,耳朵小小的,是不折不扣的捕鱼高手。
小熊猫可不是大熊猫的小时候哦,它们和熊猫的亲缘关系其实很远。
野牦牛的体型是全世界的牛中数一数二的,体重可达1.2吨,比家牦牛大得多。
白唇鹿体型高大威武,体长可达2米,体重可达200公干,又次于驼鹿相马鹿,难鹿有看雄壮而多分枝的鹿角。全身覆盖棕红色的毛,臀部却有大块浅黄色,因此又被称为“黄臀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