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石圩始建于明代,因圩边有寺庙,庙前有块形似老妇女站立的巨石,当地壮语称其为“婆奇石”,寺庙也被称为“奇石庙”,该圩因此得名。
贵指贵县。城指城关镇。
因该地多长一种当地方言称为“根竹”的小琴丝竹(别名花孝顺竹,为著名的观赏竹品种),故名。
因位于贵港市区城郊得名。
1995年,县级贵港市撤销,析置港北区,因地处郁江北岸,且辖域位于原县级贵港市北部而得名。
大圩街原名“平堨圩”,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圩场规模是当时贵县四大圩之首,故称“大圩”。
因位于合浦之北而得名。浦:合浦,浦北:合浦的北方的城市。
平:和平,睦:和睦。平睦:买卖公平,人与人和睦相处。传驻地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展为圩集,因其地势平坦,当时有许多长工在此会集,常有当地人在此摆卖商品,外地人和当地人交易公平,相互间和睦相处,故名。
硍:银子,六硍:有六缸银子。六硍原名北坡、六银,传宋朝年间(960-1279)有一番皇建皇都于北坡村,后因触犯法律而被朝廷追捕,其在出逃前将六缸银子埋于此地,故名。
乐:欢乐,乐民:人民和谐,其乐融融。驻地民众有唱歌、对歌的习俗,常三五成群地驻地三帝庙的榕树下队歌,其时热闹非凡,其乐融融,故名。
传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因地方盗寇占山为王,建山寨,争霸圩市,故名。
福:福建,旺:兴旺,福旺:迁居而来的福建人兴旺发达。传明正统十二年(1447)福建人迁建驻地,促进了生产发展,使当地经济文化繁荣兴旺,故名。
龙:龙氏,龙门:寓意繁荣与收获。传明清时期先后有福建、江西等地人迁建于此,其中龙氏因来得早而逐渐掌管了地方事务,且驻地两旁的山峰相对而立,似出入之门,故名。
三合:有三条江交汇。传明成化十六年(1480)旧圩坡李、杨、范三氏始建驻,又因其处于三江交汇处,故名。
通:通畅,北通:寓意道路(航道)通畅。北通原名北塞,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圩,因有块大石头横在武利江中,堵塞了北上航道,故名“北塞”,后往来此地的商人增多,以“塞”字命名不合理,故名“北通”。
白石水:白色的石头堆积河中。传清顺治二年(1645年),当地人在今新圩村设圩场,某日合浦知县康太府路过该圩,说:“这里不能成圩,那里(原驻地)白石塞水口,可以成圩。”故圩场迁至原驻地后名“白石水”。
张:张氏;黄:黄氏;以前两个姓氏的人口在此聚居较多。传明景泰六年(1455),张黄二氏先后迁至此地路开小食店,后渐发展成圩,故名。
安:平平安安;安石:寓意为安祥大吉。因村中有两块石头,其中大石头立于小石头之上。村人不得其解,传说曾有神仙将大石头安放于小石头之上,以此为坐垫,在上面打坐,得名“安石”。
热门文章
陶河镇
风化店乡
江东镇
大可乡
郾城区
张家畈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