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清嘉庆年间(1796-1820),有一位姓蒙的老公公在此地卖粥,路人经过歇足时都称他蒙公,后蒙公去世,该地渐建成圩,后人为纪念“蒙公”,故名。
传黄练圩于清朝末年由黄氏从广东珠海县迁建,黄氏率领村中青壮年在该地操练,村民聚集观看并做买卖,后成街圩,故名。
东龙原名石龙,传该地东西两侧石山,犹如长龙飞舞汇集于此,得名“石龙”。
传大岭圩于明朝初期由李、梁氏从横州迁建在一个平坦的大土岭上,故名。
东津圩,因地处贵县东部,且临郁江,有津渡,故名。
传桥圩街于明朝初年始建在猪奀江西岸,因逢农历子午卯酉日为圩日,江旁建都灵桥,故名。
“塘”为旧时路程计量单位,十华里为一塘。因八塘圩至原贵县城区有八塘路,故名。
传瓦塘圩于明朝末年由广东梅州人迁建,因当地长年烧制瓦片,挖泥烧瓦形成许多塘,故名。
传新塘圩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以前,因其西面有一方新挖的池塘,故名。
传湛江圩于清朝中期始建,因境内有条湛蓝清澈的沙江,故名。
木梓,当地方言称梓木,传明洪武二年(1369)始建木梓街,因该地曾盛产梓木,故名。
木格街,木格当地方言称格木,因传明清时该地盛产格木,故名。
因地处郁江南岸得名,故名。
1995年,县级贵港市撤销,析置港南区,因地处郁江南岸且辖域位于原县级贵港市南部而得名。
境内平天山古名宜贵山,“贵”字即源于此。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贵州为贵县。1988年,撤销贵县,设立县级贵港市,以贵县之“贵”及“港口城市”之意取名。
“中”:指位于龙山和奇石中间。“里”:指古代基层行政单位名称,按地理位置称为上中下三里。清朝时,龙山、中里、奇石统称为北山里,按地理位置称为上中下三里,因中里位于龙山、奇石中间,故名。
武乐原名“舞乐”,武乐村每逢春节,当地群众都舞龙舞狮,以保安居乐业,故得名舞乐村,后方言同音改为今名。
因辖区范围属于浔郁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当地居民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故以“庆祝丰收”意取名。
热门文章
陶河镇
风化店乡
江东镇
大可乡
郾城区
张家畈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