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咀即石嘴,传石咀圩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因位于浔江南岸河湾处,岸上岩石向江面延伸突出如嘴,故名。
社步原名“社埗”,‘埗’即‘埠’,意为立有社庙的担水码头,1927年成圩,简写为“社步圩”。
南木原名“南渌”,传清同治年间(1862~1874)建圩在南渌江东岸,南渌江水从大平山罗渌垌由西转南流经该地,故名;1966 年方言谐音简写为“南木”。
传木乐圩于明代始建在寺背(今属木乐村),因西降山松树被暴风吹倒得名“木落”;后因各姓氏族人之间不和,人数较少的姓氏族人到该地赶圩常受侮辱,清初迁圩场至今址时以“革除言行粗暴不和之习,提倡温顺恭让、和好安乐之风”之意方言谐音取名“穆乐”;1958 年同音简写为“木乐”。
木圭原名“沐贵”,因干旱水贵,人们希望沐恩,故名;后以“沐”“木”同音、“贵”“圭”方言谐音,并拆分桂平之“桂”改为“木圭”。
传蒙圩于元至顺年间(1330~1333)由蒙氏在此设铺交易,后渐成圩集,故名。
传厚禄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侯氏、陆氏始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成圩,取“侯”“陆”方言同音并寓“福禄敦厚”之意得名。
传大湾圩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因处郁江边,郁江在此形成大河湾,故名。
传白沙圩始建于明末清初,圩临郁江岸边,沙多白色,故名。
因地理位置得名。平南,旧志载有三说:一为晋代陶侃平定交南,封平南侯,故名;二为县内诸山,自蛇黄岭迤逦而来,开阔平坦,面南设治,故名;三是取“西平”“南平”各一字得名。《今县释名》(卷五)则载:因县治在永平郡之南,故名。
国安,以“国泰民安”之意取名。
六陈原名“陆陈”,因由陆氏、陈氏始建,故名;后方言同音改“六陈”。
官成圩因由官村与几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得名。
清光绪九年属平南县鹏化里,因地处鹏化山区,故名。
大新圩原名“三棵竹”,后因人们在该地进行买卖逐渐扩大成圩而改称“新圩”,后再改为“大新圩”。
安怀,以“老者安之,少者怀之”之意取名。
传明天顺年间(1457—1464),该地曾长有一株丹竹,后该地成圩,故名。
大洲圩因地处三江交汇处,形似大沙洲,故名。
热门文章
蟹螺藏族乡
亚喀艾日克乡
赞善街道
杏花村街道
后窑镇
塘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