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谷圩因群众从旧金圩迁移到此地,且石弓湾建有仓库囤粮,古谐音得名“顿谷”,故名。
东平街,于清乾隆六年(1741)始建,因地处河流之东,地势平坦,故名。
大垌街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始建于较大的田垌上,而镇人民政府驻大垌街,故名。
因江得名。博白县,古称白州。据县志(清)载:“白州有钟山博白溪,古称博白江(小白江),这是古白州之名的由来。
博白县,古称白州,白州因小白江(博白江)流经得名。
传沙坡圩明末清初始建,因地处榕江河畔一大片沙坡上,故名。
因县境内主要河流的数量而得名。因境内有九洲江、米马河、沙湖河、榕江河、低阳河、清湖河等六条主要河流,“陆”乃六谐音;“川”乃河流之意:故称陆川县。
沙湖街原名“新街”,清末至民国初年成圩,因圩址所在之处曾是一个沙质湖泊,故名。
传马坡街明末清初始建,因该地原是一片大平坡,为古人习武骑马之地,故名。
良田街地处九洲江边,明初始建,因街后有一片大稻田,土壤肥沃,故名。
因此地盛产大米,米质清香,远近闻名,清初,人们在该地买卖大米,成为大米交易的大市场,故名。
珊罗圩原名“竹屋山”,民国七年(1918)大袄堡董温其倡议当地钟、杨、温、梁等家族用祖尝(旧时大家族为筹集祭祀祖宗所需费用而留出的公田)开铺建圩,定名“山村圩”;三十年(1941)取“北面名山罗列”之意改称“珊罗圩”;1949 年后简化为山罗圩;1992 年复改珊罗圩。
滩面村因地处九洲江伏波滩上游,方言称“上”为“面”,故名。
因驻地附近有一处温泉,故名。
镇政府驻地清湖街,清湖街位于亚麻庙潭崖边,是旺山河与塘榄河的汇合处,形成清澈透明的湖水,湖水秀丽诱人,潭深数丈,清澈如镜,顾名思义便称之为“清湖”。
传横山街清末成圩,因有一座东西走向、形状如案的高山横亘街前,故名。
传平乐街明末由李氏从平乐县迁建,为纪念故地,故名。
镇政府驻地大桥街,传大桥街明末始建,因地处九洲江畔,地形像竹排,遇河水上涨,三面环水,远看似一座大桥,故名。
热门文章
牡丹区
即墨路街道
岱庙街道
城北镇
马河乡
兴隆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