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罗圩原名“竹屋山”,民国七年(1918)大袄堡董温其倡议当地钟、杨、温、梁等家族用祖尝(旧时大家族为筹集祭祀祖宗所需费用而留出的公田)开铺建圩,定名“山村圩”;三十年(1941)取“北面名山罗列”之意改称“珊罗圩”;1949 年后简化为山罗圩;1992 年复改珊罗圩。

2004年4月撤洋烈乡,整体并人君塘镇,经宣汉县人民政府命名并上报省政府审批而得名。

据传说古时该地有九家人居住,得名九家寨,后转音为九甲。

是屯垦戍边的陈姓移民聚居地。

一个冯姓大户在此开荒落户的地方。

藏语意为“阳坡”,此乡镇驻地在尼傲村附件而故名。

两山夹一沟的入口。

天宝路寓意“许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故名。

意为管辖范围为玉门油田酒泉生活基地的街道。

清河镇地理位置临山涧,涧中有水,源自稷王山,古时稷王山清泉长流,水流较大,金元时期在此地设镇,因河水宽广,故命名为大海镇。至明万历年间,河流变小,在此地设小河镇。民国初年,因河水长流,清洌可鉴,故改名为清河镇。

“达卡”为藏语译音,系两个部落名称的首字结合而成。该乡境内生活着特合土(一作“达合土”)和卡昂两个部落,“达”为“达合土”部落的首字,“卡”为卡昂部落的首字,故名。

春秋唐候国旧地,“唐县”指唐城县,“镇”指我国行政区域级别。

翟店古镇,为三晋名镇之一。古时名称皖康里。明初,由洪洞大槐树下任姓族人迁入此地,随着人口增多,在明代洪武18年(1385)发展成一个大镇,因稷王山的山洪曾弯弯曲曲冲入镇,好像一条龙,故命名为石龙镇。明末,有一翟姓人在镇上开骡马大店(古时骡马大店相当于今时的酒店),待人热情,服务周到,颇能吸引顾主,南来北往的人赶道而来,都愿在此歇脚,后因买卖兴隆,成为远近闻名的大酒店,很多生意人因此在镇上开设店铺,古镇日渐繁荣,因此将石龙镇改名为翟店镇至今。

因地处丰乐河下游,相传因丰乐河洪水顺流而下,到中游(上河清)已澄清,至下游流水清澈见底,故得此名。

处太平江与中垌河汇合处,以当地方言谐音得名。

永平县最大的河流银江河,流经水泄乡水底 , 注入澜沧江,银江河是永平县域内最大的排水道,水泄彝族乡处于银江河下游,是银江河水系的排泄口,俗称水泄。因乡政府驻地水泄村委会,故而得名。

清河门为“清河边门”之简称。清河边门为清代柳条边边门之一,因临近清河而得名。

境内有南塔、北塔的街道。

605 606 607 608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