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田镇”,因土壤肥沃,不断增开良田取名增田。增田镇以驻地增田村而得名。

清代建村成集,有小街一条,居民多吴姓,故名。

十里店距兰州旧城区中心约十华里,自古是出金城关,西通甘、凉、新疆必经之地之一,这里很早就有店铺,供行人投宿,故名十里店。

丹砂即朱砂,是汞金属矿产原料,本县是金属汞矿主要产地,生产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储量居全国第一,占探明汞储量的22%,有“丹砂古县”之称。因县人民政府驻此地,故以本县主要物产命名。

取自“连然金方,螳川宝地”,故名。

“谷岗乡”,南宋中期,大司马兵部尚书袁鳌生抗金溃败南奔,其长子袁谷岗流落至此定居,遂名谷岗。乡以驻地得名。

以辖村万田得名。村以地域平坦、军屯垦荒,良田数百连结成畈,故称畈田。收谷,约合一万斗,遂称万田。

以辖区内河流名称得名。“黄石港”指黄石港老港出水口北岸有“黄石矶”;据《武昌县志》载:“黄石港有黄石矶,石色皆黄”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叙“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迳其北,即黄石矶也。亦名石茨圻。”即今文昌阁处的黄石矶原有港(今废)汇华家湖诸湖之水由此入江,故名黄石港。

乾隆年间建古庙,位于县城南隅,故名南庙。

因四面环山,村落其中,如置仓内,取村名坡仓。因乡政府驻坡仓,故得名坡仓乡。

因地势较为平坦阳光充足而得名。

因辖区与汾河相邻而得名。

满语“玛勒瑚哩”,意为路途遥远、耐走。音译为马莲河,后简化为马河。

青峰:高峻的山峰生长着四季常青的树木。又民间传说青峰山中两巨石相结处严实合,意为“清缝”,后受神话小说影响变为“青峰”。“镇”指行政区。

表述寓意如旭日之东升,欣欣向荣之意。

成墟于明崇祯二年(1629),时因按政区排列和摊派各种赋税任务均在最后,故称“派尾”;1916年,以“尾”字兆意不佳,改称“派美”;1936年,以“派”与“败”谐音,改“派”为“太”;1938年,以“太美”太俗,改称“泰美”。

因此地初期,只有六间房而形成的村落,得名六间房。

将原枫香和枫顺两村各取一字,得名“枫顺”。

606 607 608 609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