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位于老洛阳城东南角,故名。

因镇政府驻地上马台而命名。

以妒女传说或唐代平阳公主曾经率军驻扎在此地并建关城,得地名;镇政府虽驻磨河滩村,但境内娘子关有“天下第九关”之美誉,闻名遐迩,以“娘子关”命镇名,更能彰显这一历史名镇之雄风。

“川店”指集市名称,“镇”指行政区域名称。

宋、元、明代为传递公文,十里设一急递铺(驿站),本地为县城至东第四急递铺,因临泉河,故名。

冯家川原名鸭头川,因黄河滩地鸭头状得名,后因居民姓冯改名为冯家川。

因全国著名作家张笑天先生,在此地创作了他的处女作《雁鸣湖畔》响誉省内外,故名雁鸣湖镇。

明代建村,苏氏迁此立庄,因地势低洼,故冠以姓氏取名为苏家洼。后以小河为界分为前后两村,分别叫前苏家洼与后苏家洼。因镇政府驻地苏家洼村,故得名苏家洼镇。

龙源坝镇坐落于黄田江河上游与湾背河口汇合处,物产资源丰富,周围群众因好谋生而留恋此地 。清朝顺治元年(1644)在两河汇合处沙坝地塅新建集市,古称留恋坝。尔后贸易扩大,随着赣州、信丰等地的商船经常上行到此黄田江源头,因其船型似龙船,人们对留恋坝的称呼逐步演变为龙源坝。

“盐湖”是咸水湖的一种,干旱地区含盐度很高的湖泊,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有十八座山相连的乡镇,故名。

因行政区划时驻地附近麟潭圩而得名。

因是从临江头道沟排序到此处为第六条大沟,故而得名六道沟,镇亦因沟而得名。

明代设守御千户所,称左所屯。因地处山间坝子中,清代更名为小坝屯。村民在此聚居,继而形成市场,称“小坝场”。又名杨柳街。后称小坝街。

北宋时,北辽肖银宗曾陈兵于此,临时安下都城。据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重修三教明堂碑载:“此地为能安都,先纣王在此避暑,遂名曰安都村也……”故名。

“大桥”,此处指《临江府志》记载:村前有一桥,“明代系木桥,道光三年孙方忠捐银一万零伍佰两改建石桥”,因桥得名。街道驻地大桥,故名。

此地有一数百亩的天然水塘,古称清水塘、又名独山塘,明初属赤水卫管辖,曾设塘、铺名曰“清水塘、清水堡(铺) ”,故名。

因境内曾有一大圆石,俗呼“圆宝石”,故名。

604 605 606 607 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