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村西原有会龙寺,故曾取村名会龙村,后因宁姓村民户数增加,便改村名为会宁。因镇政府驻地在会宁村,故名会宁镇。

传说今塘田市镇境内扎田村古时有一丘全县最大的田,广三百石(合60亩),每年,财主派长工下田为水稻中耕(薅田)之前在水田中央的禾苗中摆放了一桌扎肉包(用桐叶包扎蒸熟的炒米粉肉包),但长工薅田数日,竟未发现这桌扎肉包,使扎肉包臭在田中,故人们便称此田为臭扎田,后来去掉一“臭”字,成了“扎田村”的村名。臭扎田旁边有一大水塘,塘边有一寺院,从前人们就把这座寺院称为塘田寺,后讹为塘田市。

传古时有土匪抢劫,有火龙显灵拯救百姓,筑火龙庙以示纪念,成村后得名火龙村。

因域内星火场得名。昔名观音场,因公社化运动时期,为响应国家号召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更名为星火场。

此地名称来自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诗句,名称来源可发展时代缩影,故名。

因辖区内青龙寺而得名。

因镇政府驻官庄村而得名。

因地处陇山之西,曾设陇西郡,陇西县因郡而得名。

因地处上清河中段,名中河,后改为中和,故名中和镇。

因该街道辖区内有人民路,该道路为1966年取为人民服务之意命名为人民路,故名。

金寨古有金姓居此,且村中曾筑寨,故名。又因主要人口多为回族,故为民族乡。

“卡蒲”系毛南语译音,指老人寨的意思。

眉:因西周初称郿邑,秦代设郿县,1961年,汉字简化,“郿”改为眉。

星星峡镇,出产水晶石,每当夜晚明月当空,水晶石在月亮照耀下闪烁如同星星,实际是一些有云母的石头,被太阳或者月亮照得闪闪烁烁,星星峡因此得名。

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因通往大名府的要道从街中穿过,村民多数以开车马店为生,是个店集镇,故起名乾侯首镇;又因村西及西南为漳河故道,后更名为漳河店。因古地名“漳河店”得名漳河店镇。

村址位于临黄堤与天然文岩渠之间,传清初有孟氏迁此居住,于土岗之上建村,得名孟家岗。清末因筑堤浚渠,移至今址,沿用原村名,后简称孟岗。

汉语,意为,干旱缺水之地。

铁木里克,维吾尔语,意为产铁之地。

603 604 605 606 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