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原有一座古石桥,桥有七孔得名七星桥,街道因七星桥而得名。

河西镇因东濒卫运河而得名。

辖区有大源溪流贯全境,镇以溪得名。

系蒙古语,意为“栖息狗头雕的树”;镇是国家基层行政区域通名。

驻地双龙,故名。榕城镇撤镇分设街道时,将原榕城镇下辖的双圩办事处和龙华办事处成建制划出归新设立街道管辖,双圩和龙华各取一字为街道名称,称双龙街道,故名。

因地处闽侯南部地区,故取谐音为南通。

宣化,取“宣扬朝廷德政,感化黎民百姓”之意。

色格孜库勒,维吾尔语,意为胶泥湖、泥巴湖。

镶黄旗,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故得名。

因境内五龙台上有一大庙,庙下一条大沟故名。

因沿育才路分布着遂宁中学、遂宁二中等众多学校,加之其又是辖区内主要道路,故取育才路之意。

是好地方的意思。

传明嘉靖年间,此地有贡生贾永在朝为官(清嘉庆开州志卷五载有贡生贾永,官职不详)。贾永死后,其管家文柳忠心耿耿,仍守护于此,且善待乡人。后为纪念文柳,于此地成集,取名文柳集。后演为文留集,简称文留。

村北有寺院,院内有井通澧水,以“井”为“泉”,“河”为“龙”,取名龙泉。以井命名。

此地一座古老的大佛寺得名。

因是枚溪乡、江头、江侧乡三乡合并,各取首字而名,故名。

“拉多”意为“山上”。

图木舒克,原名图木休克,维吾尔语意为“鸟嘴”,因有图木舒克山,峰形似鸟嘴,以山得名。

416 417 418 419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