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岱山岛北岸半圆形港湾东角,三面环山,北面濒海,沿岸有沙滩,故名。

原名中和乡,后同广丰乡合并为中广乡。1953年同新建乡合并;从两乡名中各取一字改名为中建乡。

“油恰”意为“炒青稞”。

因汉渠从境内穿过,各地名均以渠、闸、桥、湾、湖、滩而命名,高闸是采用了汉渠上高闸桥头的那个闸,故得名高闸。

以境内儒林书院而得名。

万安之名,寓有万福之地,诸事皆安之意。

古登,意为渡口。地处怒江两岸人民过往怒江的划渡之地。因乡政府驻地位于古登,故名。

“陕坝”系藏语,是“善巴”之转音,系蒙族同胞善巴之尊讳。相传在同治年间,有一藏民在此居住,名“善巴”精通汉语,略懂医术,在当地颇为有名,群众习惯将此人名代替了地名,后因口语不同演变为现名。

寓崇尚德育、以德育人、以德服人之意。

因驻地地处碧鸡山(西山别称)山麓,故名。

新洲:指乡政府原驻地“新街”;镇:指普通型四级行政区域。

以原银集镇、涂沟镇二镇名称各取一字而命名。

片马原为景颇语地名,景颇语原称“替茂”,替:板子,茂:码,意为码板子的地方。因该地历史上盛产杉板并辟有板场得名,后演化为今名片马。因乡人民政府驻地片马,故名。

据传明初有人将此地命名为“龙桥”,意为“取道升天”之意。

相传,上古时期的尧王册封其长子朱于丹地。从此,朱名为“丹朱”,朱所筑县城为“丹朱城”,朱所在丹地为“长子县”。丹朱镇由此而来。

行政区位于凌源市城区北部。

寓意人民群众丰衣足食

因为原云阳县双水乡与文龙乡合并各取一个字,故名。

414 415 416 417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