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邓姓始祖邓元泰于明洪武三年(1671)自江西迁居此地,故得其地名。

“玛尼罕”系蒙古语,清顺治年间(1644—1661),当地蒙古族人在此打猎,供奉“狩猎神”,蒙古语称“玛尼罕”。

枸杞:土语苟乃子,一种果实类中药材,甸子:低洼涝地,故得名枸乃甸。

宋为许良巷,清称竹坞郡,后改称今名。

因宋朝时期劳动人民与海争地,围埭造田,发展农业生产,其定居点多称“埭”,故名。

明末清初时因川藏路改道,路过大塘街上,官方在此设驿站,为膳食方便,于镇旁挖蓄水塘一口,塘周围用石柱砌成栏杆,塘内植荷花,由此而得名大塘,亦呼“官塘”。

辖区内有一丹景山。

以地外婺江、东阳江、武义江三江之西和南面而得名。

传原为秦相张仪故里,得名张仪村,后简称今名。

古称中山、恒山、常山、东垣、真定等。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始置东垣县,后改为真定县,取真定安定之意。清雍正元年(1723),为避皇帝讳,改名为正定县。正定镇政府因驻正定县城内得名。

因辖区内有承德街,故而得名。

镇政府驻地在围底圩,故名。围底圩设在城围自然村下,罗定方言“下”与“底”意思相通,故取圩名“围底”。

库车,古名龟兹,秦汉至魏晋写作“龟兹”, 前凉、后凉、西凉写作“屈茨”,因语音变转之故,《新唐书》有两种写法,一写“丘慈”,二写“屈兹”。《大唐西域记》写作“屈支”。前凉、后凉、西凉写作“屈茨”。元朝时期称“曲先”或“库叉”。库叉一名最早出自《元史》,《元史》西北地附录中有“库叉”的写法,音正与“库车”相合。明朝时期又称“苦先”。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定名“库车”。《西域释地》一书解释,是“胡同”的意思。“因其地为达南疆腹地之要街,故以此命名”;按《今县释名》一书解释谓此地有眢井。

因海坨是由蒙语哈拉海坨子演化而来的,故而得名。

据《元史兵法》记载,元中统年间,元世祖在溧河西岸设立急递站铺,故名溧河铺。

1953年,取保卫世界和平之意命名保和镇。

因此地右侧是金刚山,左侧是凤凰山,场镇夹峙在两山之间,古人各取两山名开头一字,合称金凤,得名于此。

车排子,汉语,丢弃的车排子。

417 418 419 420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