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处龙泉山西麓,明置龙泉镇巡检司,后设驿站,故名。龙泉指灵泉,表达此处钟灵毓秀,山灵水秀。

“团风”一指挡风的天然屏障;二指由“湍沨”演变而来,指急流水声之意;“镇”指行政区域级别。

以辖区内景点鸡峰山得名。

因地势东北较高,西南底,曹江境内西部与鉴江汇合,雨季江水如潮,漫淹沿江两旁村庄,形成一条数千米长的槽形江水淹没地带,俗称“潮江”,后称“曹江”,镇以曹江名。

因此地地处芦山之南,得名。

明、清时期,此地有东、西向的芦苇荡,西段称为五里短荡,东段称为七里长荡,因此得名。

南汉乾享四年刘龑以“英雄”两字来命名新设立的州,他便把兴王府(广州)的浈阳县析出设英州(英德);把浈昌县从韶州府析出设雄州。英州、雄州各取其中一个字,合起来就是英雄,故名。

古称“永宁”。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析临海县南界置永宁县。嘉定《赤城志》卷一:“黄岩县,本汉永宁县,唐上元析临海置,属台州。”《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二:“本汉回浦县地。后汉以后,为章安县地。隋为临海县地。唐上元二年析置永宁县,属台州。”《大清一统志》卷二九七:故城在“黄岩县治北。”即今西城街道。唐天授元年(690),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境内黄岩山得名。《太平寰宇记》卷九八:“以其山顶有黄石,故以名之。”

“周家桥”系该街道内原区片名称,故名。

“敦操”即是“灯草”的谐音。“灯草”是古时作为油灯灯芯的材料。

此地原有一条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土堰,后从临沂西北迁来李姓人氏在此堰上居住,得名李堰,后来演变为李埝,故名。

此地多沼泽地,大树茂密,老鸹(乌鸦)筑巢栖息。

因该街道管辖范围在左江的南岸,故名。

因和泰山谐音,人民渴望太平吉祥,故称太山。

镇因辖区内的小良村而得名。小良曾名大梁、肇梁、肇祥、肇良,而小即大也,且“良”与“梁”同音,愿人才辈出之意,故名“小良”。

新阳路原为开阳荒地,后新建道路故名为新阳。城区人民政府为便民服务在新阳片区设立办事机构的管理区域。

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是县委、县政府驻地。管理和服务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城区居民。

五常源于“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由此得名。

419 420 421 422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