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北”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命名。

以镇政府原驻地陈屯村而得名。

因此处传说有一仙洞,常有白米流出,故名。

因位于蛟河北面而得名。

清代前统称金登,有街叫金登街。到清朝在街北头建一魁阁,阁旁有高5米的塔形石墩,更名为金墩。取金精不坏之意,以补魁阁之不及,此后金登街改名为金墩街。因驻地金墩街,故而得名。

因明初古、劳两姓先祖合资建圩,故此命名“古劳”。

据《同治•宿迁县志》记载:港头原为港头坡,今县西北90里有港头集,东西地皆低洼,夏秋雨潦水多停蓄。地形似水中码头,得名港头坡,后简称港头。

百里奚,别名百里傒,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宇子明,名奚。春秋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街道因为其故里而得名。

因原政府驻地位于两座并立的石山脚下,故而得名石山脚街道。

清康熙元年(1662)有山东籍金姓在此地开荒占地,聚户成屯后取名金家屯,后逐步发展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借金家屯而得名。

地处岷江和寿溪河交汇处,由于岷江涨水时,顶托住寿溪河水,在此漩转,时间一久,就漩成一个深潭,故名.

因驻地在山阳集镇,故名。“山阳”位于柘山(甸山)东南方位,古以山之南为阳,故名“山阳”。

1946年9月4日,县委副书记王任民(原名洪旭炎)等五人剿匪牺牲,县行政委员会呈请龙南专员公署在第五区正亚街西门外修烈士墓。

“锡林浩特”系蒙古语,“锡林”意为“高原”,“浩特”意为“城市”,“锡林浩特”即“高原上的城市”。

相传在宋太平兴国间,相国北齐贤转漕江表谱就邑置军,曰“南方之裕,其在康哉”,得名南康军;据《南康府志》载:宋太平兴国七年置南康军,元改南康路,明清时该府,镇袭府名为镇名。

新界乡和前洋乡部分合并,取2乡首字。

因镇内有古寺“圣水寺”,故名。

取忠诚厚道之意。

420 421 422 423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