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间为蒲类后国地,公元7世纪盛唐时期,属蒲类县。清称穆垒,即匈奴语“蒲类”之转音。后写作“木垒”,蒙古语,意为河湾。

“赛汉陶来”系蒙古语,“赛汉”意“美丽的”,“陶来”意为“胡杨”,合意为“美丽的胡杨”。秋天到来之际都变成金黄色美丽至极。

“新河”指集镇旁新开大河。

以浦江县治古称浦阳得名。

南台,指原有座烽火台位于此地南侧。是由县管辖的基层行政单位。

因镇政府座落在大明村而得名,寓正大光明之意。

因村居建于金场河的一个小沙洲上,“仔”,方言,意为小,故名。

永清指永清堡。

因延吉市人民公园在本辖区内而得名。

“英也尔”是维吾尔语,意为“新开垦的土地”。

大吉山意为大吉坑山岭。大吉坑原名大姐坑,当地方言“姐”和“吉”同音,而“吉”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后称为大吉坑。

正安县名源于古正安州之名,最初称珍州,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为避明玉珍讳改称真州,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称真安州,清雍正二年(1724),为避胤禛讳更名正安州。

因境内原月河、月河漾得名。月河在原东西向傍东街运粮河南,东起王家漾,西至月河漾,河水在此一蓄,形如月,故名月河。

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甲居藏寨,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为以文旅促发展,故取名甲居。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

因域内有座观音庙,庙前有一座大石桥,各取一字,故名。

相传唐朝时期,夏、谭两姓从赣江撑木排路过此地,闻赣江隔岸洲上有金鸡啼鸣,便来此定居开荒造田,当时天地广阔,此土厚,可养生,故名。

传仁厚明朝由蔡氏始建,取“仁厚忠义”之意;清初蔡氏外迁,陈氏迁入改“陈厚”;民国因近陈柳圩又更名“陈柳”,后又复名“仁厚”。

相传,宋代名“石腊口”。据《大同县志》载:口泉,亦名养泉。该乡位于口泉峪口一带,过去这里有一水源丰富、清澈见底的泉水,故得名口泉。

378 379 380 381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