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镇人民政府驻野徐村而得名。

“彭坊”,乡政府驻地。唐末,庐陵刺史彭构云后裔徙此定居,故名彭坊。

“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因地处太行山之西,故名夕阳,后来夕阳转化成“昔阳”。“昔阳”一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二年》:“晋荀吴伪会齐师,因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这段历史故事是说,公元前530年,晋国势力开始向晋东扩张,晋国大将荀吴诡称要会合齐国军队,向鲜虞借路,趁机攻入昔阳,灭肥国,俘获肥子绵皋,胜利归国。故事中的鲜虞为春秋时期的民族部落,白狄中的一支,其国都旧址在今河北省正定西北,战国时期为中山国。肥也是春秋时期的白狄小国,子爵,相传其都城昔阳即今昔阳县东

因该地有三种颜色的土壤而得名三合土。镇政府驻于此地,故以此命政区名。

明万历年间(1573-1620)童姓铜匠从浙江永康迁居此地,得名童家畈,后演变成桐畈。因镇政府驻地在桐畈而得名桐畈镇。

“打浦桥”系辖区内区片,位于辖境西部。原肇嘉浜上建有桥梁名为带浦桥,谐音打浦桥,1940年代填浜筑路时拆除,桥名沿用为地名,为原卢湾区区级商贸中心和交通中心。

同心同德,昌盛祥和。

因地处古山寨下方,曾取名“寨下”,后以方言谐音雅化为“泽雅”。

清光绪年间建场时,此地矿产丰富,寓意广招财路,一切平安顺利。

因境内有一河流称潭溪而得名。

屺亭为古驿道亭名,因位于屺山西而得名。

“孟彦”系侗语“孟印”谐音。意为深潭。

因甲米河从大草乡和桃子乡中间穿流而过,故名。

寨安,取“村寨安宁”之意得名。

板场,即木材交易市场。

以境内大金得胜驼颂碑命名。

因境内凤凰山建有东峰寺而得名东峰。

每逢农历鼠(子)日、属马(午)日为街期,故名。

2186 2187 2188 2189 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