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口街道

名称

关口街道

拼音

Guānkǒu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南省

所在城市

长沙市

所在区县

浏阳市

名称含义

其地狭窄,如险关隘口,因此取名关口。

名称起源

关口境内有一条泉塘河,流经水口山和高长尖之间,其地狭窄,如险关隘口,因此取名关口。

名称历史

1949年7月19日浏阳解放,境内沿用就行政体制,进行秋征支前工作;1950年5月,开展减租减息、清匪反霸的群众运动。6月,废除旧行政体制,实行民主建政,成立了东平、升田、和平3个乡人民政府。12月,金钩村建立供销合作社;1951年夏,和平乡归并于云集乡,云集、东平乡属第一区,升田乡属第二区。8月开展抗美援朝捐献活动;1952年7月,乡的规模划小,和平乡从云集乡划出改称三福乡,其余两个乡划为高堤、水佳、关口、升田4个乡;1953年2月,调整乡的规模,建立水佳、关口、升田、彭岭、三福5个乡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乡党支部;1954年11月,商品粮人口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发放粮折、粮票;1955年初,完成旧币回收,统一使用新人民币;1956年6月,撤区并乡,境内划归集里乡管辖。当年,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1957年夏,境内19个初级农业社并为13个高级社,接着开展以生产为中心的民主整社运动;1958年10月,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境内属东方红人民公社。掀起大跃进高潮;1966年4月,罗江人民公社分为关口、集里两个公社,境内成立关口公社党委会和管理委员会,从此成为单列的乡级行政区划,关口作为涵盖境内的总地名自此始;1983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村建制,关口公社改为关口乡;1995年6月,撤区并乡,关口乡人民政府改为关口街道办事处,中共关口乡党委改为中共关口街道工作委员会,水佳、詹家两个村被列为浏阳城市社区;2005年12月,关口卫生院整体搬迁至浏东公路一侧,距市中心3公里,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2008年1月,关口街道办事处正式搬迁进入位于长兴社区、行政中心以东、道吾路一侧的新办公大楼办公。2015年溪江乡并入关口街道。

关口街道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