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指“荷花”,“源”:指“水源”;“荷源”意为水源比较充足,荷花比较多。

因该村原先修建有菩提祖师庙宇而得名“菩提”;后因口误笔讹将“提”写为“堤”而改为“菩堤乡”;2020年1月改设为“菩提镇”。

因原政府驻地小河村而得名。该村坐落在一条小河的沟畔上,故名小河。

因辖区内荷花路,故得名荷花路街道。

因河里扁石头多,和甲石河村共用一河水,又位于甲石河村南部,故名为甲石河南店。因乡政府驻甲石河南店得名甲石河乡。

据《名胜志》载:“治北有陵,陵下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县。”“醴”历代典籍释义为酒甜美的泉水。宋《元丰九域志》、明《大明一统志》和《湖广通志》等均见“醴陵有醴泉”的记载。清初醴陵贡士曹之璜《新建醴泉亭记》曰:“邑以泉故,得名醴,犹以长沙之名以星,衡之名以山,沅与湘之名以水也”。“陵”者,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在注释《史记·夏本记》中称“大阜曰陵”。大阜即指土山、丘岗。故称醴陵。

因位于瑶龙河和黄家冲河的汇合处,四面环山,远看形如一口锅,又似漩涡,故称涡水。

含义为棋盘图。

取小河开发区与孟关工业园的首字,又因小孟街道办事处位于原小孟社区服务中心,故沿用小孟名称命名小孟街道。

新民镇是一个历史渊源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渭北商贸古镇。明时称史店堡,因史姓人开设店铺而得名。清代设世店镇,1936年改为新民镇。

明时为防海潮和海盗侵入,曾在周塘后小路沿筑一土台以示警,俗称逍路头,雅称逍路台。后居民在土台旁设摊买卖,渐成集市。1930年设镇时,取境内逍路头与上林湖两地名中各一字,称逍林镇。后复有并析,改称乡、镇均以逍林为名。

乡政府驻山里村,取其谐音为三里,故名三里乡。

因境内原马连洼村而得名。村内盛长一种草叫马莲草,引用了“马莲”的谐音,取名为马连洼。

八渡,布依语为“巴多”,布依语“巴”指嘴巴或口子,即河口、山口;“多”与汉语“渡”音近意同,指渡口、渡江,“巴多”意为江边的一个渡口。

该村历史上为军事堡寨,汾河以东,故名东寨。

东南和西北的山上均有石砬子,像石城,城池。

“淦阳”,此处指因古时县城位于淦水入赣江口之北,故名淦阳。

明末因战乱落荒的两户人家逃难途中路过此处,偶见该处红花遍野,风景秀丽,且依山傍水,甚适人居,又远离城邑,宜避烦扰。于是便止步于此,筑巢而居。为逃避追杀,隐姓埋名。受遍地红花启示,取“红”“花”二字各为姓氏。于是红姓和花姓家族和谐相处,世代相传,渐成村落,沿用至今。因镇政府驻于此而得名。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