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该地有西北至东南大河,河堤上长有蓼草,远望如山岭,后人居此以蓼堤岭名村。

明朝时于直浦都门辟村建门辟关,以关前为圩埠,附近村民在此集市,称关前埠。后简称关埠。设镇时沿用此名,故名。

新塍镇历史悠久,古称新城。相传春秋末,吴越相争时,嘉兴一带共筑八城,其一名西新城,即是此地。明·弘治《嘉兴府志》载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尝筑土城,后罢,寻成市井。塍即堤,因当时苦于大水,筑塍(堤)御之。故名新塍。

唐代前古村,当时在东、西安香两村之间,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小河沟,居西者称西岸上,后来,当地一儒生按谐音把岸上改为安乡,以示安居乐业之意,金大定年间在此地敕建香严寺,人们崇拜佛祖,到此降香,许愿者甚多,又多又灵验,故把“乡”改为“香”,取“安香”得名。

据传,该村原名博望岗,因纪念西汉张骞,在此岗顶修博侯祠,得名。明、清时,又据地形如瓦,两向偏低,突出为岗,改名瓦子岗。而后简称“瓦岗”。

“曲麻河”系藏语译音,意为红水河。因楚玛尔河的河水和河滩都是暗红色的,故名。

“南码头路”系辖区内道路名称南码头路。故名南码头路街道。

清乾隆年间,县令路过此处,见风景优雅如画,一桥锁溪于山下,改此桥名为长山桥,后镇以桥名命名。

因原辖区内董姓人较多,故名。

春秋时代,此地为陈国司马夏御叔封邑,其妻夏姬与陈灵公有染,为躲避陈灵公,其子夏徵舒便为母先后在西华城东、城西修亭居住。周定王姬瑜八年(前599),夏徵舒一怒射杀陈灵公,自立为陈侯。因两亭隔城相对,所修建凉亭被后人称作东夏亭、西夏亭,故名。

下湄桥原称“下马桥”,是辖区内一座狭窄的木桥,需过此桥必须下马,称为下马桥,而后演变为“下湄桥”。

垴阿巴提,塔吉克语,意为新的繁荣。

位于高花地区附近的街道办事处。

因金大定年间,聂姓大将在此扎营,故名聂营。

“罗”指姓氏, “店”指售卖货物的铺子 ,“镇”指乡级行政区。

以境内自然村康宁寨而得名。

古阳:古丈坪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低平,是当阳之地。

镇政府驻蚕庄村,依村得名。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