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原名墓山,因坟墓多而得名,相传,清朝光绪年间,集镇在张山村窦巷庄,名日:荣桂集。由窦氏管理,姓窦的与墓山的王姓有亲戚关系,王氏把集借来墓山逢,为了争集,凡来赶集的客商王氏均有招待,日久成习,就不逢原集了,后来两家发生了矛盾,出现争集纠纷,经官府调处,批定改名官山集。镇沿用此名。
有“锦绣河山”之意。
政府驻地卓资山镇,20世纪30年代前称“桌子山”,是以镇东北形似“桌子”之山而得名,平绥(京包)铁路通车后,“桌子山”贸易繁华、生意兴隆,卓有资财,取其谐音为“卓资”。
朝阳洞至丁家山高岩边,云雾缭绕,形如白色桥梁,得名白桥。
以新街、化竹二保各取一字合建新化村,后新化、龙凤、水头、笔架合建改名为新化乡。
东大圩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沿南淝河右岸圩堤长约13千米,近300年历史,因有“合肥粮仓”美誉得“大圩”,故得名。
因原区公所驻地“红椿坝”,并因此得名。因政府驻地在红椿坝而得名。地处河岸,早年有一片红椿树林,后形成聚落,进而设集市,名红椿坝。
明中期,邢姓自山东临清一带迁此定居。清末,部分居民从原村移到村南定居,给新村取名小邢庄,原村取名大邢庄。
因当时家住山东的赵氏三兄弟因家乡黄河水泛滥成灾,民不聊生,被迫挑着担子闯关东,来到此地开荒种地,落脚生根,因此地森林密布、荒无人烟,属于未曾开垦的原始森林地带,有老虎、黑熊等多种珍禽猛兽出没,所以取名老虎窝,后因境内渭津河,1903年改为渭津镇。
据公元1927年《济宁县志·卷二·法制略》记载:“缙云乡·南张家庄”,即此。
加斗山,又名神峰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峰峦峭立,迂出云霄,如斗星布列,内有石孔似门,孤峰挺立,其秀丽之状非比也。山下有村得名加斗。
境内有孝义标志性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阳楼,遂称为中阳楼街道。
因辖区内有海丰塔,故名海丰街道。
因驻地镜岭得名。含义有二。一是三面环山,有山岭通肇圃、竹潭、西坑,澄潭江自南向北流经,像一面镜子,两岸青山尽映水中,故名镜岭脚,后简称镜岭。二是明嘉靖34年(1555),戚继光率兵抗捼至此,士兵见金条满地,贪财不进,戚继光将拾金者逐出队伍,因军纪严明,剿灭了倭寇,当地百姓为纪念戚继光,称其地为“金岭”,后演变为镜岭。
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屯军,故而得名。
藏语,意为“山楞”。附近山峰菱角较为分明。
本溪一名源于本溪湖,曾称杯犀湖、碑西湖、白溪湖,后谐音改名本溪湖。据清乾隆《重修观音寺碑记》载:“盛京(今沈阳)城南百里之外,有本溪湖。”
因清初年间,有一姓万的富户出资,在此村北口河上架木桥一座,取名万家桥。
热门文章
松溉镇
双河镇
北门街道
双沟镇
建安街道
张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