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恩”意为“蓝色的墙”。

以战国赵公子元封邑得名。

古时千口为周边地区较大的村落之一,以拥有居民千口著称,故取名千口。

因元代设德州,故名。

“南坡”,壮语 Nanzboh,即泉水。因圩旁有小泉,故名。

“洞措”意为“荒凉的湖”。

白水镇地跨白水江,村民居住沿江两岸,因江而得名。白水江,据《湘阴县志》、(二卷水源篇)记载:东湖(即湘阴东湖,今为湘阴东湖渔场)上承白水江,发源于玉池山。沿江左右,受纳数百余水,故称百水江,后音变为白水江。《一统志》谓白水江。

村建在昆碗、禾庄两条公路相交处,村舍依山傍坝围绕街区呈“十”字 形分布。 因是在庄子下边的农村集镇,故名下庄。

因新宁县城所在地而得名,古称淙城。西魏废帝二年(前553)建置新宁县,处置沙坝境内。北宋至道二年(996)迁淙城。

藏语意为“下方银角”。

因名辉沟桥,地以桥名。后辉沟桥改称夏家桥,故更今名。

振兴街是辖区内主干道,故名振兴街街道。

因此地山岭多产桂竹,故名。

据传大黎圩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建村,后成圩,因该地大犁树(即桦树)较多,取名“大犁”,后雅化取同音得名“大黎”,故名。大犁树(桦树)是桦木属植物的通称.桦树通常是灌木或中小型乔木,木材比较坚硬,抗腐能力差,受潮易变形,可作胶合板、细木工等用材。

万山,古称大万山 ,以山多而得名。镇,乡级行政机构。

那阳壮语指平坦宽阔开阳的田垌。

武康始建县时名永安。汉代末年,有童谣说:“天子当兴于三余之间。”故吴大帝分乌程余不乡与余杭二境置永安县。当时县治在银山,原名永安山,县名出此。晋太康元年,改永安为永康;三年,又改武康。改名原因,《吴兴志》引《余英志》云:“以平阳郡有永安县,改曰永康;惠帝永安(按当作元康)九年,改元永康,以年号同始改曰武康。”《余英志》又载:“改武康县,以县有武康山(铜官山)得名也。”

乡人民政府驻树皮街,且为彝族聚居地,故名。“树皮”系彝语,“树”为“磕”,“皮”为“树”,因始建之初村旁华山松(俗名磕松)甚多而得名。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