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两江圩(或称两江街),因地处义江、北江(今茶洞河)两条江汇合口下方,故名。

清光绪二十八年建圩,破土动工之时,掘土得石,状似梅花,遂得名。

因四面环山,地处盆地中央,看似一个盆子而得名。

竹,指常绿多年生植物,茎节明显,节间多空,质地坚硬,可作器物,亦可做建筑材料;根,指植物的茎干以下长在泥土的部分;滩,指河海边淤积的平地和沙洲,这里指地名,故名。

相传很早张氏在此建村,因东河在此形成一个较大的“乙”湾,故称张湾。《庄氏宗谱》:庄氏原籍安徽歙县得篁墩,先迁江西鄱阳县,于北宋建隆辛酉年(961)徙居此地。因张氏衰而改称臧湾。

南寨: 辖区内村的名称。镇: 乡级行政区。该名称指以辖区内南寨村名设立的镇。

因满语“登依勒哲库”译为“锈水”,后演化为秀水,故而得名。

源自境内河流根河,“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故得名。

“兴旺太平,象征吉祥”之意。

“查干敖包”系蒙古语,“查干”意为白色,“敖包”意为山头,合意为白色的山,亦作平缓岗。

因境内有九渡河村,位于镇域中部且是镇内第一大村,故名。

以位于京广铁路线上的古镇“广水镇”派生而得名。因镇区旁广水河河段支流多而河床浅,每逢山洪暴发,河水猛涨,一片汪洋,相传由此得名“广水”。1988年,撤县建市时,因京广铁路广水段和107国道穿境而过,304省道横贯城区,区域交通优势明显,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基于这样的经济发展战略考虑,“应山县”更名为“广水市”。

昔仅一条磊石大路,为步行至县城的必经之路,故名。

土门墩以明代长城之上的墩台——土门墩得名。这种墩台是一种防御工事,筑在城墙外侧,相隔同等距离,向外突出,便于三面打击来犯者。墩台空心,用以储备粮、草和饮水。清道光年间,为便于长城内外通行,在长城上掘出洞口,即为土门墩,现墩台已不复存在。因其属于乡级行政区域,故而得名土门墩街道。

境内曾有一山坡名为南塔坡,故名。

藏语,意为“长达地部落的上部分”。相传,昔时从长达地来了兄弟三人,分别在这里住下,并形成长沙贡、洼、干三部落;又因于该乡在地理上处于上方,故名。

因为此镇内有马水河,故名。

隋开皇六年(586),析汲县西境和获嘉县东境,取新中乡名,于古新乐城(今新乡市区)置新乡县,“新乡”即“新中乡”的简化,取自“新中乡”首尾二字。

194 195 196 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