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建村,方位在西。

境内有龙眠山风景区和北宋画家李公麟所居的龙眠山庄遗址,故得名。

取境内自然实体文笔山、龙井湾两地名首字,故得名文龙。

古称“怀德乡”,创于南宋,因有一溪流贯穿乡中,岸上多植红枫树,故名。 

明洪武年间,李姓由青州迁来立村,取名“半壁屯”。后因地处漯河帮道,多沙质土壤,地势平坦、肥沃,适于种蔬菜、瓜果,清初,“半壁屯”改名为“菜屯”。镇政府驻地菜屯村得名。

小公园街道由金平区原永祥、新福、海安、同益街道撤销合并设立而成。原上述4个街道均位于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区域。小公园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是联结海内外汕头人的亲情纽带、精神家园,故将新设立的街道命名为“小公园街道”。

清道光年间傅姓从舞阳县北舞渡迁此,以姓氏取名傅庄,后演变为付庄。

因位于春秋时吴国伍子胥开凿的胥江入太湖口而得名。

调兵山下的城市。寓意此地古为兵家调兵遣将之所,今为能源生态之城。

灞陵桥因距城8华里,俗称八里桥。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归刘挑袍处,故名。

因境域在茌山之平陆,故名。据记载:“茌平故城在聊城县东五十二里,在茌山之平地。”茌山,位于茌平城南乐平镇教场铺村西北约百米的金牛山。此山西南,距秦汉时茌平故城高垣墙村12里,周围是一片平原。县城建在茌山西南12里的平地上,故命名为茌平。

该镇有闻名世界的明代迁民遗址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故取名为大槐树镇。

盘古山传为盘古开天之地时形成。镇以山名。

镇政府驻地在丁坞村,因此得名。相传燕王扫北时,大军经过,眼看有屠村之难,忽然天降大雾,军队看不到村庄而幸免,因村民以丁姓为主而起名丁家雾,也叫丁家坞,后来演变为丁坞。

“蔡”指古蔡国,“新”即新建国都,故名新蔡。《太平御览》:“新蔡县,蔡平侯自上蔡徙都之,故曰新蔡。”《读史方舆纪要》新蔡县:“古吕国,春秋蔡平侯徙都于此,故曰新蔡。”

街道位于龙首山南大岭的东部。

因驻地村庄,古称长安镇,寓意长治久安,故得名。

堰塘指小山塘、清水塘、龙塘均构筑堤堰。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