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明崇祯十六年(1643)建村,由山东计氏迁此立庄,因从承德头沟向东排至此地位第七条大沟,故此得名七沟。因镇政府驻地七沟得名七沟镇。

麻林,因盛产造纸用的麻丝竹林而得名。

“胡家营”指行政村名胡家营村,“镇”指行政驻地管辖区域。

传清末有和尚挖过3口塘,后人纪念此僧名尚塘,集以塘名尚塘集,简称尚塘。

境内有西山山脉,故名。

早年叫“檀溪”,因南溪镇内沿汤溪河两岸曾经檀树成林;明清以来,伐檀之利殆尽,溪岸遍生幽兰,改称兰溪;为书写方便,昔年已将“兰溪”改写成“南溪”,故名。

乡人民政府驻那能村,故名。“那能”,属壮语译音,“那”是田,“能”是水,指村居水源丰富、保水田多的地方得名那能。

汉语,主要街道名称银河路。

以驻地龙集命名。龙集:该聚落位于形如卧龙的岗岭上,且兴集,得名龙集。

相传,清乾隆二年(1737),此地居住着一位龙娘娘。因那年洪水泛滥,龙娘娘命虾兵蟹将帮助人们,令其安居乐业。后人将龙娘娘居住的洞穴堵住,人们为纪念其称为“龙母”,故名。

古名“衙底”,也作“牙里”,意指山如齿牙,故名。

传,此地原为水乡坝子,水患较多,在此地出行或活动的人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路,故名“迷渡”、“普渡”。清代更名为“弥渡”。

为纪念抗日烈士胡特庸而得名。

因乡域临近渤海,得名渤海乡。

因境内有博托河,河道位于包头旧城区之东,称东河,故得名。

指南贡乡与双龙镇合并为“南龙联保”。

因春秋时吴王夫差于此开邗沟,沟通江淮,故名。据《太平寰宇记》载:“合渎渠,在县东二里。本吴掘邗沟以通江淮之水路也。昔吴王夫差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邗江,亦曰邗沟,自江东北通射阳湖。今谓之山阳浊。”

净峰,明张坑人,太子少保,谥襄惠。张岳,字维乔,号,读书于此,故名。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