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区

名称

邗江区

拼音

Hánjiāng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江苏省

所在城市

扬州市

所在区县

邗江区

名称含义

因春秋时吴王夫差于此开邗沟,沟通江淮,故名。据《太平寰宇记》载:“合渎渠,在县东二里。本吴掘邗沟以通江淮之水路也。昔吴王夫差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邗江,亦曰邗沟,自江东北通射阳湖。今谓之山阳浊。”

名称起源

2000年,撤邗江县,建邗江区。

名称历史

古邗江地域临江滨海,为“蜀冈古陆”东境,西周初年始建干国,后改称邗国。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至战国,先后属吴、越、楚诸国。周慎靓王二年(前319),楚怀王在邗城旧址筑广陵邑。秦灭楚,属广陵县。两汉直至南北朝,先后属东阳郡、荆国、吴国、江都国、广陵国、江平郡、舆县、江都县、广陵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广陵县为邗江县,此为邗江建县之始;大业元年(605),改邗江县为江阳县。唐武德三年(620),江阳县并入江都县。贞观十八年(644),划合渎渠(古邗沟)以东江都县9乡,重置江阳县;永淳元年(682),又析江都县西部、江阳县曲江以南地域置扬子县,今境内东南部时属江阳县,西及西南部属扬子县,余属江都县。扬子县后移治今仪征新城,改名永贞县,后撤销。南唐升元元年(937),改江阳县为广陵县,今境内东南部时属广陵县,余属江都县。北宋时,属广陵县,后属江都县;南宋再属广陵县。元、明时期,属江都县。清雍正九年(1731),析江都县西北境置甘泉县,分属江都、甘泉两县。1912年,甘泉县并入江都县。1943年6月,置甘泉县,今境属之。次年9月,置仪扬县,甘泉县西南部划属。次年8月,撤销仪扬县,其地域仍归原制。1946年9月,境内中共民主政权北撤,甘泉县建制撤销。1948年4月,中共建立东南县,境内湖西地区属之;后东南县改称仪扬县。1949年10月,分属江都县、扬州市。1956年3月,析江都县西南部置邗江县,治设于扬州市内。1958年9月,邗江县并入扬州市。1962年10月,复置邗江县。2000年,邗江县改为扬州市邗江区。2011年,维扬区并入邗江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