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地名图集》载:境内有北齐名胜九龙山及清乾隆赐封的名花“安桂”,故名。

明清称罗庄店,以罗姓最早居此得名,后简称罗庄。

该地东面有白石大坟墓一座,人称白石堆;西面为马颈子山,各取首字,故名白马。

相传在公元1368年前,此地叫黄风里。明初计划在此建都城,后考虑此处建都不吉利,改在别处;为纪念此事,将黄风里改为黄城,后因村大人多,居住分散,为了便于领导,于1961年按住的方位分为四个黄城,以方向名村,取名东黄城。因镇政府驻地东黄城,因此得名东黄城镇。

据《河南通志》载:“汉光武帝与王莽相拒,筑城临蔡水(今称老黑河),故名临蔡城”。后简称临蔡。

取中华民族之意。

原名“小绥芬”。后因其位于小绥芬河北岸,为“小绥芬河之阳”,遂改名称“绥阳”。

古时村南运河上有桥,原名北桥头,后因该桥用纯柏木建成,改名柏梁桥。村以桥名,简称柏梁。

取“兴旺发达”之意。

古名洋里,以处龙山溪畔淤地名,习称杨林。

“桃浦”系河流名称,纵贯境内东部。桃浦河流以昔日两岸多植桃树得名桃树浦,后简称桃浦。

因驻地有三口水井而得名。

因此区域居住居民的主要姓氏而来。

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统编番号。师部驻地阿拉尔市,维吾尔语,意为“绿色的岛”。

蒙古元军入川后攻打合川钓鱼城(现重庆合川市钓鱼城),顺庆失守归元,此地成了蒙古元军挥师南下的必经之地,为了昭告如蚁蝼之后来兵士可以放心地通过这块曾经令其胆战心惊的土地,便遍插大旗,上书“蒙古军队通过”,于是后来的百姓便将“蒙军大通”简称为“蒙通”。由于官间与民间,“蒙通”与“大通”的称呼并存,两名也传递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大通”成了正式的名称。

因境内蜀岗而得名。

明末时期,李姓人家沿此河边聚居,后成集市,故名李河。

“谢通门”,藏语意为“一见倾心”。相传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来此地时一见到这个地方就满意的笑了。清代、民国档案中有“胁营、下唐门、雪通门、谢通门”等多种写法。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