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敌军追赶光武帝路经此地时,在马肚子下面藏身脱险后为此地起名为肚避,后演化为肚壁,后又谐音演化为杜北,1923年分为前杜北和后杜北。

“款”为古代侗族地方基层会盟社会组织,因此地为会盟之地,故名。

因位于长白山脉的北岗,故而得名。

岭:指山岭,景:与“颈”的谐音,指狭小处,瓶颈。因驻地在西岭狭窄处,称岭“岭颈”,后以当地方言谐音改称“岭景”。

《左传》记载,周桓王十一年(前709),芮伯万母亲芮姜恶其宠姬太多,将他赶出家门,芮伯万来到魏城西另筑城居住,今芮城县城西10千米处有芮伯城遗址。芮字的本义为大河弯曲之处,水草茂盛之地。故以地理位置和历史遗留命名芮城。

因辖区位于滏阳河以东的市区部分而得名河东街道。

因境内琉璃河而得名。

很早以前,临夏坪庄人搬迁至此处,故名为坪庄。

明洪武年间,先有任姓在此居住,名马家集村;姜姓、方姓、何姓来此建居,共同建村,取名凤凰集;之后姜姓在村建楼一座,故更改为姜家楼,简称姜楼。因政府驻于此而得名。

境内曾有一水池名为天池,故名。

因近圩镇部分土地贫瘠及不长草木的硬黄土岗,旧称为赤岗;1955年冬把“岗”改“光”,寓意“黑暗已逝,曙光来临”,故名。

那楠,壮语 Naznim,“那 naz”指水田,“楠 nim”指稔子(即桃金娘)。因建村在长有稔子的田边,故名。

牛姓人率先来此地安营驻牧。

因凤凰降临栖息翔凤山的传说得名。清乾隆元年(1736),朝廷因新君登基,诏令各地申报祥瑞,知县于执中奏报半边城上凤凰翔集,于是朝廷将此地命名为“来凤”。

“振兴”在此指代位于西大桥北侧的振兴宾馆。

早年因境内群山巍峨,多悬崖峭壁,峰高谷深,岭梁绵延,得名“峻岭”。后因此地位于山间峡谷,地势险要,形如狭隘关口,是秀山往西南进入贵州甘龙的必经之地,故更名为隘口。

因此地四至方位距离较均匀,故以此命名。

此地原名财神沟乡,后因此地历来远离硝烟,百姓“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经书》九畴五福之义,民国时期,乡长周元芳把其改名为五福乡,故名。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