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村,唐末(907)年婺源县南田叶姓建村。因西南山口如门,多大雁,取名雁门。清中期婺源县箬坦何、陈、俞三姓迁入,在村边种植了很多樟树,改名为樟村。

因辖区内有文晖路,故名。

专名“跃进”源于跃进路,该路20世纪60、70年代沿路兴建工厂,以“工业大跃进”之意命名。

以地理实体特征命名。古称温麻,唐武德六年(623),以此地连接江水而得名。

因辖区内主要居住原府南河居民而得名。

因原老场镇(米市坝)后山“狮子山”有一棵黄荆树而得名荆溪场。又因“荆”与“金”同音,有富庶祥瑞之意,故而沿用至今。

以镇政府驻地(端氏村)得名。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英俊善良的青年,父母双亡,每天上山打柴换米度日,有一个从外地来的姑娘姓端,贤惠,勤劳,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有一年,沁河里不知从何处来了一条黑鱼精,鱼虾填不饱肚子,时常吞食人畜,使河畔村庄居民人心惶惶。青年夫妻决心为民除害,青年人拿上钢刀到沁河岸边,看到黑鱼精正在吞食一头小牛,青年人不顾河水刺骨,立即跳入水中,举刀向黑鱼精砍去。黑鱼精受了伤,丢开小牛向青年扑来,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青年人身困体乏,最后被黑鱼精吞掉。妻子端氏得知丈夫被害后,立志报仇雪恨

因当地黄铺村黄姓居民较多,故名。

关儿口,即关口,指民国以前此处是白河县城通往湖北山竹山县的南区大道必经出入口,地名与交通有关。宋家地名与移民垦荒占山圈地有关。

因1955年2月率先在屯溪市成立青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此事被视为屯溪的光荣,故得名。

此地王石匠在田边石上刻有两条龙,田两边各有一座平桥,故名双龙桥。

新江圩原名新圩。传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香频村人始建。初名福圩后改新圩。1910 年因与灵山县新圩重名,且地处江边,改为新江圩。

因驻地有青峪口水库而得名。

因辖区内有颇具名气的翠竹苑住宅区和翠竹山,故名。

河沟两侧多生“寒葱”(一种野生植物),故名“寒葱沟”。

阎:姓氏。《说文》:阎,本义为里巷中的门。引申有巷里、胡同之意。后来成为地名,居于阎地的遂以此为姓。

中东铁路修成后,由一个名叫约瑟·卧里克夫斯基的俄国人留驻此地,担负护路任务。

含文治教化之意。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