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域内有曹门(开封古城门),因直通曹州(今山东省曹县得),故名。

因辖内有建于1926年的南华西路,当时该路位处番禺县茭塘司河南堡西北部,取“河南繁华发达”之意,故名。

据说,原属金沙滩古战场,北宋时潘仁美与杨继业因战结仇。现居住晏头村的潘、杨两大家族都自认为是潘、杨的后裔,历代邻里不和,互不结亲。1959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了消除旧观念,促进团结,达到亲善和睦,取名“亲和”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时,改名为亲和乡。

因清光绪《寿州志》谓:桥侧有“大冢岿然”,并出土楚砖,断为楚庄王墓,称庄墓桥,以此名称命名,故得名庄墓镇。

清康熙年间福建赖姓于此建村,以诸山涧于此成为大溪而名。“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因乡政府驻地太源,该地大部分居住人员构成为畲族,故名。

所辖区域主要为原霍营乡霍营村的辖区,“霍营”这一名称从清代开始沿用至今,被当地居民广为接受,既有历史延续性,又有辖区整体代表性。

取永远济世百姓之意。

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时,红军将领刘伯承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湖边结盟,后习称此为彝海,得名。

境内场北白鱼河曾盛产金色鲤鱼而得名。

明朝时在境内岩村大东山建场,明末因遭兵乱被焚。清乾隆年间(1736—1795)迁场于盐溪河岸重建,百姓希望太平无事,故名“太平场”。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在地区内重名,后取“安居乐业,太平生活”之意,更名为安平公社,太平场亦更名为安平场。设立镇时以此命名。

有龙凤区域政治中心之意。

因地近青云山,取“青云直上”之意。

乡级行政建制,以驻地命名。

一说是“山阜日新”,二说“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为此地物产丰富,人民逐年兴吐之意。

鄂伦春语,为向阳坡多之意。

“周市”,原作“周墅”,意为周姓族人聚居之地,后以方言谐音改作“周市”。镇以此为名。

清咸丰五年(1855年),张氏四十二户由钜野迁来,开垦荒地,并从事湖业生产,沿用原籍张楼村名。1953年建县后,属五区(常口区)。张楼乡,1984年建张楼乡(驻张楼村),2013年撤乡设镇,设张楼镇。

舜帝在此建过都城,名曰宝带,后演变为保岱。因政府原驻保岱村得名保岱镇。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