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驻地对坪坝子,故名。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在双坪河与双滘河汇合处的河滩上建起圩场,称双滘圩。建镇因圩,故名。
因居民以方姓为主,故名。
永安为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至神龙元年(705)耀州古县名。取永久平安之意得名。因办事处驻永安路而得名。
因境内黄岛而得名。黄岛 ,战国时期属齐 ,古称“齐伯山” ,亦称“齐伯岛” ,因岛上人烟稀少 ,草 木不生 ,居海远眺 ,土石赭黄 ,故名黄岛。黄岛区以“黄岛”岛名命名。
“音德尔”是蒙古语,汉语意为“台阶”,解放前,音德尔只是个屯子,根据人口的居住情况分成三个部分,即前音德尔、腰音德尔和后音德尔。根据常居音德尔的老年人讲,腰音德尔屯后山的北坡有天然形成的一层层石头台阶,故得名。
古称艾地,自古盛产艾草,称多艾之地;西汉更名为海昏县,海昏为西汉失势被废皇帝刘贺的封号;南宋废海昏,改建昌,取建设昌盛之意;1914年,因与四川建昌道同名,因靠近修水,取“泮临修水,永蒙其利”之意,故名。
东阳关,即壶口故关,古称吾儿峪。《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赵德均自吾儿峪趋潞州。”《元史·察罕特穆尔传》:“至元十八年(1281),分兵屯上党,塞吾儿峪”,均此。商时为黎国都邑。春秋属晋,称壶口。公元前491年,“齐国夏伐晋,取壶口”(《左传·哀公四年》)即此。战国属魏,后归赵,历代属晋。古地名东阳,宋以来称东阳关,以在县东、金牙山之阳,地势险要,自古倚为要塞故名。因镇政府驻地在东阳关村,故得名东阳关镇。
明代官至南京按察司副使白翔的故乡,后因清代兰大顺义军经过此地,乡绅聚众抵抗,场镇被毁,后修新场于原址西南1千米处,取“效忠国家,祝愿兴旺”之意,得名“忠心”。
清雍正六年(1728),为加强海防,在此筑烟墩,取“盈余有万”之意,命名为万盈墩。镇以烟墩名。
“红岩寺”,是指红岩寺境内的地理实体。“红岩”指集镇所在的狮子山东南角有一匹横向的山岩,名为“横岩子”。“寺”指横岩子上的一座古寺,名为“仙嫦寺”。人们取“横岩子”的“横岩”二字和“仙嫦寺”的“寺”字,将该地称为“横岩寺”。由于建始人将“横”“红”均唸作“红”,故“横岩寺”被习惯性称为“红岩寺”。因历届基层政府驻地于此,故以其名为行政区域名。
据传,古时桃溪溪畔有一巨石如鼓,溪水冲击之下发出阵阵鼓声,成为一处奇观,“石鼓”之名由此而来。
因是潭水河、龙门河交汇口,故名。
为纪念“中国·桂林·荔浦龙怀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永久会址修建在该乡,故名。
因境内有大塘堰,又因孟字有大字的含义,将大塘雅化为孟塘而得名。
元朝时期,普米人曾在此地设过战场,伤亡惨重,白骨成堆,因此命名为崩时,汉名音译为白尸,后因尸字不雅,又以该地多白沙,故名。
大路:指进出必经之路;乡:县级下的行政区划单位。
因石灰堆积多而得名。
热门文章
草盘地镇
钟英傈僳族彝族乡
柏垭镇
曲麻莱县
朱里镇
兴顺西镇
海棠镇
前孙镇
牛山街道
双石铺镇
福宁集镇
青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