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嘉佑年间因避水患,县治迁此,后复移今治。城废,故称故城,演为今名。

止马,即驻马之意。

前山哈萨克民族乡南和北面有两条山岭,所以称为“喀拉吾勒”(哈语)含义“前山”,别名为“乃楞格尔”,蒙古语,黑山坡的意思。

河桥驿旧名西大通城,建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明称西大通堡,位居大通河东岸。因河上建有木桥,清代设立驿站,故名河桥驿,简称河桥。

因此地低于广阔、宏大,群众希望此地永远兴胜(兴盛),故称宏胜。

因境内“温泉”得名,为温泉镇的乡级行政区域。

乡政府驻中寨社区,故名。从拖姑沿荞麦地、河玉、兴隆有三个较大的村寨,此地居中,故名“中寨”。

意指当地小地名“立山场”。场东部有山峰独立,海拔较高,故称立山场。因政府驻地立山场得名。

清乾隆元年(1736)为北部边关驿站第四站。

乡人民政府驻铁厂村,故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9)以团山保人骆施棋在此炼铁,故名。

因此处原为明代凉国公蓝玉的封地,称“蓝府城”,后王姓回族聚居于此处岗地,改名为“王回岗”,且为了尊重少数民族,建国后以附近两个若龙式的长岗得名二龙,以此村庄名命名,又因其为回族聚居地,故得名二龙回族乡。

因早期玉姓人家始居于河边,故名玉家河村。因镇政府驻地在玉家河村故而得此名。

永兴,永世兴旺之意。

“夏玛”意为“东边”。

明永乐年间,冯氏奉诏迁居此地占产立村,故名冯家口。因镇政府驻于此地,得名冯家口镇。

因街道驻地乔屯而得名。

曾属分宁县的泰乡第四都而得名。

国泰民安,幸福来临。

1534 1535 1536 1537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