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麻莱县

名称

曲麻莱县

拼音

Qǔmálái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青海省

所在城市

玉树藏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曲麻莱县

名称含义

“曲麻莱”系藏语译音,意为“红色的河流淌过的滩地”。“曲”是河流,“麻”是红色,“莱”是滩地,也就是“红水滩”。因境内曲麻(长江支流楚玛尔河)和莱涌(莱夹大滩、莱央大滩)得名;另说因境内有曲麻莱河和莱格加吾日扎山得名

名称起源

“曲麻莱县”系藏语译音,因该县于1952年,建驻色吾沟,当时称曲麻莱设治局,同年改为区,属青海省直辖。1953年,区改为县,归玉树藏族自治州管辖。1977年,从色吾沟迁移到越改滩而得名。

名称历史

古为羌地。南北朝时期属苏毗地。隋唐时属吐蕃领地。唐初,西藏吐蕃强盛,征服了其地部落,贞观年间成为吐蕃王朝的辖地。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藏族诸部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元代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明代隶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明末清初属蒙古和硕特政权辖地,并受蒙古汗室册封的囊谦王族节制。清雍正三年(1725)隶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十年(1732)属尼雅木错、玉树2百户土官辖地。1912年隶青海办事长官和西宁镇总兵,旋改隶蒙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1917年后属玉树理事。1921年以后陆续从果洛、四川迁居的牧民,逐步形成了九个部落。1924年,有布久昂为首的15户牧民从果洛阿江部落迁逃至县境内措娃尕泽一带游牧,组成第一个部落即布久(也叫红阿)部落。1935年,又陆续组成俄仓、多仓、白沙、哈秀、尕托、拉仓、干巴、河拉麻等8个部落。马步芳为了统治和管理这9个部落。1941年,秋设立了哈姜盐池设治局,任命米福堂为局长,筹建曲麻莱政权。1950年,改星川设治局为曲麻莱设治局,由省直辖。1952年10月,正式成立曲麻莱县工作委员会。1953年10月24日,成立曲麻莱县人民政府,县府驻色吾沟,12月20日,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即隶属之。1958年10月,将治多县上年措格欠乡划归曲麻莱县管辖,改为叶格大队,后划归曲麻莱县管辖。

曲麻莱县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