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岸山”是壮语“Byasamnganh”的对译,“三sam”指三处,“岸nganh”指山势起伏,“山Bya”指山。全山有三处峰峦突起,且山势在禄鸿村正前面,古人称之为案山。则处突起之峰峦则成三个案,故言为三案山,因“案”也通岸,故也称“三岸山”。

“古潭山”是壮语“Byagodam”的对译,“古 ”是壮语辅助语;“潭”是水潭之意。因山正北面200多来米处有一眼大泉,人们称之为潭,故名。

“桐柱山”是壮语“Doenghcihsan”的对译。“桐Doengh”指一大片桐树,“柱cih”含义不明,“san”指山。因此山位于田垌中间,且山上桐树长得很茂盛,故名。

因此山有六处山畦,而本地方言称畦为“阮”,故得名“六阮山”。“阮”与“远”同音,故写成“六远山”。

“田寮山”是壮语“Byadwnzlyouz”的对译,“田dwnz”指田地,“寮lyouz”是茅寮 ,指简易的棚子。 此地以前在田地边上建有茅寮,故名。

“老虎山”是壮语“Ndoiduzguk”的对译,“duz”指只,“guk”指老虎,“Ndoi”指山岭。地因此山形似老虎,故名。

“望友山”是壮语名叫“Byarunghyoux”的对译,“Bya”指山,“rungh”指山㟖,“youx”指恋爱对象。此山的几座山峰形似相恋的恋人,故名。

“独山”是壮语“Byadog”的对译,“独dog”指单独,“Bya”指山。这座山就屹立在四安村这片土地上,其四面八方不是平地就是坡沟,没有任何一座山与之相连,故称独山。

“石迭村鸡冠山”是壮语“Sigdaebbyahugaeq”的对译,“石迭Sigdaeb”指石迭村,“鸡gaeq”指鸡,“冠hu”指头,“bya”指山。该山位于石迭村附近,鸡冠山是天然的一座山,山顶象一个公鸡头的一样,故名。

“龙华山”是壮语“Byalungva”的对译,“龙华lungzva”指龙华口,“Bya”指山,此山在209国道旁,209国道进去路口是龙华口,人们就称此山为龙华山。

“螺蛳山”是壮语“Byagouqsae”的对译。“山bya”指山,“壳gouq”指壳,“螺蛳sae”指螺蛳。因该山形似螺蛳壳,故名。

“大”指该山面积延绵几百里;“龙”指龙;“岭”指山岭。因该山为群山之首,绵延几百里的山体形状似龙,故名。

“十二岭”指十二座山岭;“峰”指山峰。因此山是湾龙村辖岭中的第四高峰,按高矮排序,由娘娘岭到十二岭峰之间,共十二个高峰,故名。

“长岭”是壮语“Ndoiraez”的对译,“长raez”指狭长,“Ndoi岭”指山岭,此岭较狭长,故名。

“龙头山”是壮语“Byalungzdaeuz”的对译,“龙lungz”指龙,“头daeuz”指头部,“Bya”指山,该山看似龙头,故名。

“凤凰山”是壮语Byafunghvuengz的对译,Bya即山之意,funghvuengz即“凤凰” 。此山形似凤凰,故名。

“顶帽山”是壮语“Byadingjmauh”的对译。“山bya”指山,“顶dingj”指山顶,“帽mauh”指帽子。因该山顶形似帽子,故名。

“火把山”是壮语“Byabajfeiz”的对译。“山bya”指山,“火把bajfeiz”指火把。因该山远看形似火把,故名。

920 921 922 923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