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荒岭”是壮语名 Ndauvehvyaeng的对译,“Ndau”指里面,rij即“溪”,raemx即“荒”,水的意思。此地有条山间的小溪,水量多,故名。
“曲古岭”是壮语“Ndoigwtgouh”的对译,“岭Ndoi”指山岭,“曲古gwtgouh”是弯曲之意,此岭道路弯曲,故名。
山顶有很多野花,到花季时百花齐放,格外漂亮,故名。
“村上山”是壮语“Byagwnzmbanj”的对译,“mbanj”指村,“gwnz”指上面,“Bya”是指山。此山在拔良村后的最上方,故名。
此地壮语Bya’eij,“Bya”是指山,eij是“椅子”的意思。此山形似一把椅子,故名Bya’eij。当地汉语方言把椅子叫做靠背椅,故汉语又叫“靠背山”。
"葫芦山"是壮语Ndoilwgyouh的对译,Ndoi即“山”,lwgyouh即“葫芦”。此山位于两山之间,山体形状似葫芦,故名。
“达开山”是壮语“Byadahoi”的对译,“达开dahoi”指人名石达开,“Bya”指山,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的队伍在此山停留过,故用其名字称为达开山。
“伏马山”是壮语“Byamax”的对译,“max”指马,“Bya”指山,此山像一头马伏在地上休息,故名。
原称合凤岭,后因山形似牛屁股,故以方言同音雅化为牛彼山。
“古尖山”是壮语“Ndoigocim”的对译,“古尖gocim”指古尖村,“山Ndoi”指山岭。此山位于古尖村南面,人们俗称为古尖南山。
“马龙跪”是壮语“Maxhunggvih”的对译,“马Max”指马匹,“龙hung”指大,“跪gvih”指跪下。解放前,传说有位将军骑着一匹大马路过此山,因马太累了,走着走着就跪下来不走了,故称马龙跪。
因此山是禄鸿村由南向北的第四座山,故称四峰。
“禄桂山”是壮语“Ndoiluegkviq”的对译,“禄lueg”指山麓,“桂kviq”指富贵,“山Ndoi”指山。因此山草木茂盛,显得富贵,故名。
“三迷山”是壮语“Byaluegmui”的对译,“lueg”指山谷,“迷mui”指狗熊,“山Bya”指山。该山谷曾经有狗熊出没,故名。
“可篇山”是壮语“Ndoigobenq”的对译,“可go”指棵,“篇benq”是树名,“山Ndoi”指山岭,该山岭长有很多这种树,故名。
“顶帽山”是壮语Ndongjdingjmauh的对译,Ndongj即“山”,不高的土坡之意,dingj即“顶”,mauh即“帽”,帽子之意,此山山顶和帽子一样尖,故名。
原名百掌山,“百掌山”是壮语“Ndoibakcangh”的对译,“百bak”指出入口,“掌cangh”指手掌,“山Ndoi”指山岭,此山前后,左右山貌形似手掌而得名。
“渡塘”是壮语“Doqdaemz”的对译,“渡Doq”指兔子,“塘daemz”指水塘,因该山有一个水塘形似兔子,故名。
热门文章
弄贬山
社公山
岜栗山
双狗岭
那君岭
观音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