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垛庄镇岳滋村东沟,通天桥南侧。由两泉组成,一泉池石砌长方形,长4.7米,宽2米;一泉为石砌不规则形,最大直径1.7米。为农业灌溉水源。

位于章丘区明水街道眼明泉公园内西麻湾东侧,眼明泉大桥北200米处,为钻孔喷泉。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4摄氏度。曾为明水城区第一眼自来水供水井,泉池为石砌六边形,四周大理石护栏,池底铺鹅卵石。泉常年喷涌,流入西麻湾。附近有眼明泉公园公交站(章丘6路、9路)。

位于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南门东300米牌坊下,别称兔子窝山泉。原为自然水坑,修建千佛山景区南门时,砌筑泉池。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属季节性泉,盛水时水自岩隙渗出。以假山石驳岸,岸壁镌“佛慧泉”泉名。2011年8月普查时断流。

相传,这里住有一条毒龙,泉涌出的水皆是毒水。上天派遣诸神赶走了恶龙。可泉水未能改变。数年之久,一只凤凰出现在此嬉戏,泉水回到了清澈状态。后为纪念凤凰,此泉就叫凤凰泉。凤凰泉位于历城区仲宫街道北坡村。该泉属热泉,年均水温22摄氏度。泉池长方形,石砌,长10米,宽3.5米。泉深0.9米,出露形态为涌状,常年不竭,积水成池。泉水水质甘甜爽口,是村民主要引用水源。

位于章丘区官庄街道九鼎山农庄水库西。类型为冷泉。泉水蓄积在不规则的自然土石围成的泉池内,为农耕水源。属季节性泉,2011年8月泉水普查时已断流。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站牌。

位于省政府院(明清时为山东布政使署、贡院)内。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山东布政使江兰分别在布政使署和贡院内,凿成“凤翥池”和“华笔池”,并撰书《新浚凤翥池记》,刻于石上。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山水考》载:“华笔池、凤翥池,布政使江兰藩署新浚凤翥池记:公廨二门内有石一品,翼然而立,以凤翥名……”原有太湖石一具,形状奇特,如凤起舞,故名“凤翥石”,曾是元张养浩别墅“云庄”中的奇石,泉以石名。“凤翥”取意于《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意在勉励来此科考的士子奋发图强,像凤凰般振翅腾飞。

丰乐泉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柳东村天齐庙下,大王庙院内。泉池呈长方形,长1.5米,宽0.6米,深075米,石砌。泉回修路切断,为季节性泉水。主要用于居民农业灌溉。泉水清澈,八十年代之前可见有鱼虾。相传,每到天暖时,便有许多大王(小蛇)在泉池周围爬行,殿房内也有。由于年文失修,现殿房屋沾已坏,泉池也成为图上所见情景。

风斗泉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石匣村西,熨斗泉南侧10米处。泉池呈石砌,不规则形状井泉。泉水质甘甜清冽,常年不竭,如今,石匣村村民用水泥及石块封堵井口,安装自来水管道,供全村饮用。泉所属冷泉,日出水量4立方米。2011年8月普查时已断流。

位于龙洞马蹄峪西南峪底北沿一石屋内。泉水出露形态为涌状,常年不竭。泉池呈长方形,石砌,长35米,宽10米,深0.46米,池上覆水泥板。临泉池有长约35米,宽10—30米的塘湾状大水池。

又名“滴水泉”。该泉位于灵岩寺风景区崇兴桥南约0.5公里处,灵岩路观音院内。泉从悬崖半空泻下,故称“飞泉”。水弱时,串串水珠沿崖壁滑下,故又称“滴水泉”,山崖被称做“滴水崖”。飞泉泻下汇入长50米、宽19米的石砌长方池,常年不涸。飞泉一带石润水滴,淋漓如雨,若遇霞光照耀,颗颗水珠流光溢彩,乾隆皇帝取其名为“雨花岩”,并有“未见飞空天女散,落来岩际尽天花”(清道光《济南府志•卷首》)的诗句。此处上临峭壁飞泉,下接清溪潺潺,溪岸芳草萋萋,岩壑松柏森然,青萝垂挂,被古人列为灵岩八景之一。

位于章丘区文祖街道西田广村村南沟。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3摄氏度。泉池石砌不规则形。属季节性泉,2011年8月泉水普查时已断流。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经过。

位于西公界街3号院内,与雪泉相邻,又称功德水、功德泉。清乾隆年间,山东布政使江兰拓建江园,门左方池即为放生池。山东学政翁方纲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撰《功德水记》云:“引署内华笔、凤翥二池之流,汇珍珠、芙蓉诸泉,以成斯池。”放生池之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泉池呈方形,石砌,长宽各3.4米,深0.3米。

泛泉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青杨峪村东北角,泉水自岩缝中涌出,常年水流不断,供全村80%村民吃水。泉池为长方形,水泥修筑,长4.5米,宽2米。泉深10米。泉常年不竭,积水成池为村民主要饮用水源。

位于双泉镇马西村东山坡。传说当年马山奶奶烧饭汤救薛仁贵兵马时,放瓦罐的地方形成一泉,故名。泉池不规则,石砌。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为村民饮用水源。

位于章丘区明水街道桃花山公园内。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3摄氏度。据说若孩子的肠胃不好,无食欲,取饭汤泉水饮之即可痊愈。泉水里可能含有适宜人体的矿物质,故能有此疗效。属季节性泉,2011年泉水普查时已断流。

位于南门桥东,护城河北岸。因与汇波泉相对而得名。池侧矗立小亭,名曰“对波亭”,1985年建,亭因泉得名。泉旁有“对波泉”简介碑刻。此泉曾湮没,建设环城公园时复涌,水势不旺。泉池为石砌长方形,长4.7米,宽4.6米,深1.25米。

翻泉子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车子峪村。泉水由石壁渗入水池,泉池为石砌长方形,长0.7米,宽0.6米,泉深0.4米。泉水水质清冽甘甜,为当地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盛夏时,池中水溢出,流向周边河道,因泉水溢出时,水花翻滚,像一朵朵水花。

缎华泉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秦家村东九顶塔南侧100米处。原称段华泉,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和清道光《济南府志》俱载,称其“在九塔寺南”。历代志书记载的段华泉今失考。今缎华泉位于九顶塔风景区内,原为20世纪50年代在九塔寺南的圣水泉西南侧六七米处挖凿而成,因与圣水泉相邻且水为一脉,被当地人称作圣水泉”。泉水清澈,为居民饮用水源,并曾罐装“森乐”牌矿泉水供应市场。1998年,开发建设九顶塔民族风情园时,将其收入园内,整修泉池,称名缎华泉”.泉池为长方形,石砌,长5.1米,宽4.05米,深2.4米。

655 656 657 658 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