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渡街原名“乐墨”,又称“罗墨”,传元代已有;清宣统三年(1911)改称“渡口”;1953 年改称“红渡”,因地处红水河南岸,街北有一渡口,故名。
新圩,即新的圩场,因原圩场偏僻不便,1917年迁此新建,故名。
古蓬街,壮语 Gobungzgai,“古 go”指棵,“蓬 bungz”意为搭棚,“街gai”指街圩。传古蓬街原有一棵大树,因商贾在树下搭棚摆摊而得名“棵棚”,后发展为街圩,雅化为“古蓬街”。
传思练街始由今梅岭村莫氏于明朝初年迁建,因位于思锦河、练江交汇处,各取一字得名。
欧洞原名“欧肯”,壮语Gwnzauj,“欧auj”意为拐弯,此处指山坳。“肯gunz”指上方。传欧洞街始由宜山周氏、李氏于明成化年间(1465 ~ 1487)迁建,因地处山坳拐弯处上方,故名。
城关,因古时县城设有城门关卡,进出县城须通过城门关卡,故惯称县城所在地为城关;又因该地自明朝至今均为忻城县县城所在地,故名。
传遂意街始由王氏于民国五年(1916)迁建,因王氏在此摆摊买卖,后建房租赁,大发其财,自感诸事顺心遂意,故名。
传马泗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 ~ 1820),因附近有四座山形似四匹马,且山脚有河,故名。
因过去县内石峰林立,群山环抱,故名。忻城,壮语Rinsingz音译,指“石头城”,“rin”指石头,“singz”指城。旧时州治在原宁江乡范团村水寨屯,地就樟门河旁。因河中生一草,形似芝草(芝草意指灵芝),河以草名,称为芝水,州以河名,故称为芝州,治忻城县。
以良好寓意取名。取“振兴来宾”之意得名。
因境内有狮子、龙船、雾茫、牙山、大甲五座大山得名。
传石牙街始由石牙自然村人于清雍正年间(1723 ~ 1735)迁建而得名;石牙自然村则由广东东莞人于东晋年间迁建,因村四周之石山形尖似犬牙,故名。
传陶邓街始由陶氏、邓氏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迁建,故名。
传寺山街始由广东人迁建,因地处金峰山脚,山东侧岩洞中有座寺庙,得名“寺脚”,后人认为“脚”字 不雅而改称“寺山”。
正龙街因正龙自然村得名。传正龙自然村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因此地的“龙脉”从扇山至此过江,是“正龙脉”,故名。
良塘原名“浪塘”,壮语 Langxdaemz,“浪 langx”指低洼地,“塘daemz”指水塘。传良塘街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因其南面莲花山脚下水草丛生的低洼地经长期积水形成水塘,得名“浪塘”;光绪年间(1875 ~ 1908)村民开渠治水,使洼地变为良田,故改为“良塘”。
传迁江街始建于宋朝,因地处红水河与清水河交汇处,县城驻地屡经搬迁后定于此,故以“迁到江边”之意取名。
小平阳;因其地势平坦,似小平原,得名“平阳”。后因与刘平大队(今平东社区)境内平阳村及来宾县内的平阳公社重名,改称“小平阳”。
热门文章
龙茗镇
把荷乡
夏石镇
凭祥市
凭祥镇
上映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