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原名木山,因树木满山得名。民国初年盗贼猖獗,人们赶乔贤圩不方便,在此新设圩场后改名新圩。

“上”是壮语congz的音译,指洞;“林”是壮语raemz的音译,指水。

镇指镇治;圩指街圩。

澄泰,青菜的谐音。

塘红,壮语 daemzhoengz,“塘daemz”指水塘,“红 hoengz”指红色,指红色水塘。传明天启四年(1624)罗、谢、龙、韦等姓人迁建,因建圩取土,形成池塘,遇雨水呈红色,故名。

当时是一座用砖砌成的城,方圆3里。

“明”,壮语Mingz,指光明;“亮”,壮语liengj的谐音,即伞之意。

传明嘉靖元年(1522)建圩时,因东有贤山,南有溪流,在溪上架桥以通贤山,故名。后简写成乔贤。

巷指街巷,贤即贤人。

“西”指方位,西边之意;“燕”即形似六燕合窝的岩石。

“大”指大明山,“丰”即资源丰富。

白指白姓大夫,圩指街圩。

因那马县、隆山县合拼,各取一字而得名。“马山”指的是那马县、隆山县。

传明隆庆年间( 1567 -1572 )该地为忻城土司莫家土地,后因莫家女嫁安定土司潘家,临上桥时哭着要盘发金钗作嫁妆,莫士司使以此地当作金钗陪嫁,故名。

1938年永固、州圩2乡合设,各取前一字得“永州”。

传明代广西土司岑瑛围猎狩鹿于此,得名狩鹿,谐音改成周鹿。

古寨原名拉寨,壮语Lajzai,“拉laj" 指下面,“寨 zai”指村寨,指山下的村寨。传明初都安夷江人迁此开山建寨而得名。民国时期改为古寨,“古”为当地村名词头用语。

白山,意为白色的山。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