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典故取名。“武鸣”旧名“武缘”,是壮语“大山”之意;后因县人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崇尚武功,“以武而鸣天下”之意,改武缘县为武鸣县而得名。
寓意平安太平。
驻地圩南北分别有桥,故名。
乡人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受封宁武将军,建有宁武庄,故名。
马头圩于 1924 年由古鲁迁建,因地形似马之头,故名。
传明洪武元年(1368)赵村人去伏锣村娶亲,途中铜锣掉入泉井打转不沉,村民认为是吉利之地,逐渐成圩,取名锣圩。1927 年迁现址,沿用原名,原址称旧圩。
传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当地壮民在龙窟潭(今罗波潭)畔建“姆老波”庙祭祀龙母,壮语“姆老波”读为罗波,1947年成圩后取名罗波圩。
驻地原名桥吉圩,1927 年始建,1937 年因取代了邻近的陆圩,被称为陆斡。
灵指:灵山 ,马指:马山。
该圩场东南有剑江,西北有赵江,故名。
传甘圩由甘姓人于 1929 年始建,因在大甘、小甘 2 村附近,故名。
府城圩,明嘉庆六年(1527)始为思恩府治所,故名。
因集镇由城内延伸到城外而得名。
“邕”指邕州府;“宁”指南宁县。
中和,壮语 Cunghhoz,“中cungh”指中团,“和 hoz”指茅草。传 1917 年建圩,因当地时属中团,茅草丛生,故名。
百济为壮语 Bakcae音译,“百 bak”即口,“济 cae”即犁头。该地形似耕地用的犁头口,故名。
新江圩原名新圩。传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香频村人始建。初名福圩后改新圩。1910 年因与灵山县新圩重名,且地处江边,改为新江圩。
婆庙是木菩萨浮水漂而来成庙的,即是“浮庙”,“浮”、“蒲”粤语谐音,久而久之,说成“蒲庙”。
热门文章
昱东街道
伏山乡
兰江街道
东张镇
滴道区
会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