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处柳州市的城区中心,故名。
“马山”圩名,传明崇祯六年(1633),现圩北山坡有马家祖坟,迁走后,改建庙宇,名马山庙(马家坟山之庙),后渐成圩市,故名。
明洪武三十八年(1380年)建圩,因圩内有馨山书院,学子博学多能,故名博合。后谐音简写百合。
“横州”州名,相传东晋名士董京避居横州,秋夜泛舟郁江,见一仙乘浮槎(木筏)而来,横泊江浦,得州名、县名。贞观八年(634年)将简州更名横州,横州得名之始。
“镇龙”圩名,为贵县、宾阳县、横县3县区交界地带,山脉纵横交错,传说为群龙汇聚地。为保民间安乐,玉皇大帝派大圣至尊坐镇约管群龙,故名。
因驻地原为五福大队新圩,取其中二字得名新福。
因地处校椅圩而得名,“校椅”即交椅,圩名。1951年设校椅农会,因村地形似仙人坐椅,故名。
“平朗”圩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81)在平坦的朗塘垌旁建圩,故名。
那阳壮语指平坦宽阔开阳的田垌。
“马岭”,指形状似马的山岭。因此圩西北4千米有马岭山,故名。
“六景”圩名,清雍正八年(1730)由八联谷闭村人移居此地建圩。因圩周围有大湾漩涡、鸡龙珠、虾公岩、孙女石、拜龙卷、木棉花六个景点,故名以“六个”景点命名。横县人民政府设在六景的建制镇,主管政府事务。
“莲塘”圩名,相传明天顺八年(1464)始有莲塘圩,因圩地处有一形如莲叶突起的小山丘上,中心又有一张小塘,常年蓄水不旱,有莲有塘,故名。
“云表”, “云”指云集, “表”指末端,因群众云 集村尾成圩得名。
“南乡”圩名,因地处县境南部的乡镇得名。
“石塘”街名,相传清乾隆十五年(1750)郑姓人从永淳县格木村迁建,因村大塘边多石头,得名石塘。
相传在晋代,东晋元帝时期满腹经纶的名士董京,于317—318年间来到宁浦郡隐居。一个秋夜,董京泛舟于江浒,忽见一仙人“乘浮槎(用竹木编织成的木筏)而来,横槎于浦,浮槎枝干扶疏,黑光照人”,董京谒见了这位仙人,后随仙而去。后来,人们遂把仙人停靠仙槎的江岸叫做“横槎浦”,把仙人乘槎而来的江称作“横槎江”,把这一带的江滩称为“横槎滩”。唐贞观八年(634),置横州,就以横槎江之名江南简州更名为“横州”,这是横州得名之始。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因避朝讳淳州改峦州,以境内山峦众多取名,峦城因为峦州治所而得名。
“陶圩”街名,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圩,因陶姓人居多,故名。
热门文章
杨柳镇
小吕寨镇
麟潭乡
阿都沁苏木
丁沟镇
狮豹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