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

名称

横州市

拼音

Héngzhōu Shì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南宁市

所在区县

横州市

所在街道

横州市本级

名称含义

相传在晋代,东晋元帝时期满腹经纶的名士董京,于317—318年间来到宁浦郡隐居。一个秋夜,董京泛舟于江浒,忽见一仙人“乘浮槎(用竹木编织成的木筏)而来,横槎于浦,浮槎枝干扶疏,黑光照人”,董京谒见了这位仙人,后随仙而去。后来,人们遂把仙人停靠仙槎的江岸叫做“横槎浦”,把仙人乘槎而来的江称作“横槎江”,把这一带的江滩称为“横槎滩”。唐贞观八年(634),置横州,就以横槎江之名江南简州更名为“横州”,这是横州得名之始。

名称起源

因传说得名。

名称历史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辖市。在南宁市辖东南部,驻地在南宁市人民政府驻地东南方向97.9千 米。地处北纬22°08′ -23°30′ ,东经108°48′ -109°37’之间。东接贵港市覃塘区、港南区, 西邻邕宁区、青秀区,南连钦州市浦北县、灵山县,北靠宾阳县。总面积3464平方千米。下辖横州、 百合、那阳、南乡、新福、莲塘、平马、峦城、六景、石塘、陶圩、校椅、云表、马岭、马山、平朗、 镇龙16镇1乡,32社区276村32街圩1550自然村。横州市人民政府驻在横州镇横州街江滨西路9 号。汉、壮、瑶、苗族等民族聚居,2019年年末,有户籍人口127.82万人。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立安广县,为县建置之始。晋为宁浦郡。梁为简阳郡。隋改为简州、 缘州。唐武德四年(621)复置简州,唐武德六年(623)改为南简州,唐贞观八年(634)更名横州。 宋仍为横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称横州路,元贞元年(1295)复为横州。明洪武十年(1377) 置横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复名横州。民国二年(1913)重置横县。1952年8月宾阳专区撤 销,横县改属邕宁专区;同年8月撤销永淳县,将其东南部的峦城、灵竹、良圻、南阳、平朗5个 区划归横县管辖,东北部的露圩、甘棠2个区划归宾阳县管辖,南部的中和区划归邕宁管辖;同年 12月横县直隶桂西壮族自治区(治南宁)。1953年4月将南阳区划归邕宁县管辖。1956年3月桂 西壮族自治区更名桂西僮族自治州,横县改属桂西僮族自治州。1957年12月桂西僮族自治州撤销, 横县改属邕宁专区。1958年11月邕宁专区更名南宁专区,横县改属南宁专区。1971年南宁专区更 名南宁地区,横县改属南宁地区。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宁地区,置崇左市,横县划 归南宁市管辖。2003年6月27日横县正式为南宁市接管。2021年2月3日,撤销横县,设立 县级横州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直管,南宁市代管。

横州市

横州市

本文来源:八桂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