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古一帝王从此经过,故取村名经驾庄,后演变为荆家庄。因政府驻地荆家庄得名荆家庄乡。

“才纳”意为“菜园”。

下溪指下溪河,以境内主川下溪河得名下溪街道。

境内凤林村传说曾有凤凰来临得名凤临,后简化为凤林,曾为区、乡、人民公社名称,即以为名。

民国年间平川因罗九河、古底河、头哨河三溪交汇于平坝,故而得名。

因赤水河南北贯穿全境而得名。

据墓碑记载,元朝纳杯葬在此地,姓颉的在此看坟,得名颉庄。因乡政府驻颉庄得名颉庄乡。

“闲林”,或取“闲居林下,修身养性”之意,故名。

汉语,意为居民搭建的地窝子。

“陈”指姓氏;“巷”指集镇里弄的俗称;“镇”指乡级行政区划。

因境内杨姓居多,村有大甸,故名杨村甸,乡政府由此得名。

因辖内有沙头角村。清同治《广东舆图》已有沙头角村的记载。相传清代一朝廷命宫出巡至此,观红日东升,赏明月高挂,随口吟出“日出沙头,月悬海角”的诗句,“沙头角”一名由此而来,故名。街道沿用此名。

因现行政区由原郁山镇和周南乡分别析出部分区域联合重组而来,故名联合。

“大庙”在此指代大庙村,因村内一座石庙上刻有“大庙”二字,遂以此为村名。

因场北江心有大礁石似跳礅,传说仙虎跃礅而过,明清时为虎跳驿,故得专名“虎跳”。

据《鲁山县志》载,唐元次山举家南奔就居江西九江瑞昌之瀼溪。后人追念元次山改鲁阳关水为瀼水,亦称瀼河。

清朝道光年间,王姓居民在此筑圩兴集,因该集市临古黄河,故得名临河集,镇因集得名,久而久之得名临河并沿用至今。

因古代该村有人烧制砖瓦,逐步形成造制和销售中心而得名。

674 675 676 677 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