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镇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唐朝时名为福城,元代至元二年(1265)更名为新市,因该镇驻地位于新市村,故命名为新市镇。

镇人民政府驻地。“天”为坪,“保”为苦竹。因该镇位于苦竹的山间小地坪上,故名。

因乡政府驻地盛产“李子”故名。

北河系历史古村。相传有兄弟两人,一个住在老坟沟南侧,后取名南河。一个住在老坟沟的北侧,后取名北河得名。

镇政府驻地原名为中和圩,源于圩市处于西洞中部,设圩交易,希望和气生财。另有一说为《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命名。

碑廓为御赐碑阁而得。

汉代以前即有人居住,原名前堡、大同堡、万隆村。辽天庆七年(1117)在村西建砖塔一座,更名为塔儿村。因乡政府驻塔儿村得名塔儿村乡,为塔儿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张氏迁此建村,名张阿。清顺治二年(1645年),李氏由李谷堆迁入,因村周围低洼,积水成汪,故改称“张汪”。

“宗汉”为人名,全名马宗汉(1884-1907),辛亥革命先烈。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春,与徐锡麟、陈伯平等谋起义之事,事泄,急定乘安徽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机,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后被捕入狱,8月在安庆就义。辛亥革命后,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遗骸迁葬杭州孤山南麓,称“三烈士墓”。1930年,为纪念马宗汉烈士,设宗汉乡。后改称镇、街道均以宗汉为名。

溪:溪水;丘:古时田地的单位;湾:山与山之间凹出的地面;乡:乡级行征区域。

茸木达,藏语,译意为“堡垒沟口”。

雄关,因明末曾名甸苴关(又称甸所坝),因地处老尖山东麓,历史上曾为重要关隘,处江川东南,有雄据南关之意。乡人民政府驻雄关社区,故名。

“四合”为团结和气之意。

北京西路街道以北京西路得名,这条路是该街道的主要标志性道路‌

乡境内有一较大坪地,多为刘姓聚居,故名刘家坪。

因此地有一座海拔2118米的山,此山云雾缭绕,此地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取名雾灵山。因镇政府驻地雾灵山脚下得名雾灵镇。

“瑞金二路”系该乡级行政区内主要道路名称。

因曾有太阳镇和龙门镇合并,各取一字,故名。

673 674 675 676 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