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盖吉,系原吐蕃王朝所封头人之名藏语译音演变而成。

《明史·地理卷》按:“自荆江而下至石首县始有山,突出为江流之抵柱,名石首山,县因以名。”又明万历《荆州府志》方舆载:“石首者,石之首也,县北江边有石孤立,名石首山,故县名取此。”

唐《元和郡县志》载:“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镇及县皆取名焉。北宋《太平寰宇记》称井研最早开凿的那口盐井为“研井”。南宋《舆地纪胜·隆州》又载:“以县界有盐井研净”,故名。意为该盐井产出的盐洁白精细研净。

薰冶泉万泉齐涌,汇流成河,为冶水之源,故名冶源。

清末以来,月逢农历二、六在此赶集,别称二街,故名。

取“永”、“恒”两字,寓意永远长久之意。

唐汪镇,地处东乡县东北20千米处,境内多为平川,因居住地多为唐姓、汪姓,俗称唐汪川。又因为是乡级行政区域,故而得名为唐汪镇。

因原驻地胜利南大街,得名。

以境内最高山峰嵩峰山得名嵩峰乡。

因早年当地居民经常在此溪流中洗脚得名洗脚溪,后因乡政府驻洗脚溪而得名。人们以此地有洗脚溪和新场地名,常称之为洗新场,故名。

据碑记:兑九峪名来自“老子”学说:“兑兑户也,峪者山谷,九则阳数,谓列户于山谷之阳也。”简言之,有九条沟面对,故名。

因地处丹东鸭绿江入海口与黄海交汇处,取“江海”二字,故命名。

地处平坝,清代在此地建有“葛生亭”(《葛生》出自《诗经·唐风》,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写丈夫远征久戍而不归,未知生死,其妻居家而怨思),得名“葛生坝”,后谐音演变为郭村坝,故名。

据查,明朝建镇,因辖区内有一座小庙叫怀安城而得名为怀安城。因镇政府驻地怀安城得名怀安城镇。

长乐原名“拉乐”,壮语 Lajloh,“拉 laj”原指下方,意指低洼;“乐 loh”指小叶牛奶藤。因该村是长有许多小叶牛奶藤的低洼地而得名“拉乐”,后以“长久安乐”意改称“长乐”

因辖区内的山海关造船厂而得名

取劳动致富之意。

新城街道,汉语,意为新建的城区。

558 559 560 561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