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乔甸古时为平坦的大草甸,开垦后,土质贫瘠,水源较少,产荞子,故有荞甸之称,后演变为“乔甸”,故而得名。

据传,从前这里有条河,人们欲在河上建造一座桥,但桥墩总是筑不起来;后请了一位道士,画了一张符贴在桥墩下,桥便建成了,又因乡镇驻地于此,故名。

明初建村,因虫灾地荒废。后山西有人迁居此地,择吉庆意,起村名新兴,后演化为辛兴。有择吉祥保佑此地的含义。因镇政府驻辛兴故得名辛兴镇。

意为此地成为永远和谐的美好家园 。

因布依语音译而来,意为山谷中的寨子。

意为洮河下游。

因其为明朝重臣蓝玉的粮仓之地,并差有老人看护,得名“老人仓”,后形成自然集镇,简称“仓镇”。

东汉建武五年(29)光武帝刘秀率大军讨伐梁王刘纡,自张弓饮酒后行至此,诗兴大发,遂吟“勒马回头兮望张弓,喜谢酒仙兮践吾行,如梦翔云兮三十里,浓香酒味兮阵阵冲”,勒马之名自此始。

因地处东大井、西大井两个煤矿之间,为煤炭运输枢纽中转站,故名。

因位于巴音河西岸故命名。

塔吉克阿巴提,塔吉克语,意为繁荣之地。

平等原写作平邓,侗语音译,意为野果坪。因村建在长有许多野果树的平地上,故名。民国初期取谐音改称平等(“坪邓”侗语谐音),寓意人人平等之意。

因驻地张家庄而得名。

南加,苗语称西甲, 意为苗族西氏族子孙居住的地方。

因相传村边小河被横江洪水冲成深潭,但相关文献记载此村名原为“新屯”,“屯”与方言“潭”相近,故得名。

因原管辖区域环绕惠州市区四周得名。

因此地四面群山环绕,位于磻溪河穆阳溪的交汇处,溪有深水潭,又因所在地有溪填、潭头两个村,取两村前字,故名。

原名苏村,由苏姓大户居此而得名。明永乐年间,李氏八兄弟从山西迁来,分东、西两处居住,逐渐聚落成村,称东苏和西苏。因镇政府驻西苏得名西苏镇。

559 560 561 562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