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寺”指寺庙名称;“镇”指区划单位。

因政府驻地位于息冢村,故名息冢镇。

“多玛”意为“上方的红色之地”。

1922年5月直、奉战争时,直系部队团长彭象乾在郑州作战时阵亡。为给彭团长及诸官兵铭功,1925年在金水河以南、陈庄以北筑铭功园纪念,因该路临铭功园西侧,得名铭功路,街道因路得名。

因县治位于隋漳南县故址而得名故城。据此得名故城镇。

丹阳的含义有两种说法。一是“取汉郡名”。《旧唐书》卷四十载:“丹杨汉曲阿县,属会稽郡,又改名云阳,后复为曲阿。唐天宝元年,改丹杨(阳)县,取汉郡名。”二是“以邑界杨柳生丹为名”。民国《丹阳县续志》载:“考《太平寰宇记》,丹阳以邑界杨柳生丹为名,故从木为称。”又“唐代从木之丹杨,即今从阜之丹阳也”。

康仙庄,原名永风乡,清光绪年间改为康仙庄。

宋代大理国为嶍峨部领地,该部居住在嶍山、峨山下得名嶍峨县;人们认为“嶍峨”与“习恶”谐音,殊不雅训,因峨山山势甚巍峨,根据乡绅要求,签呈省政府将“嶍峨”改为“峨山”。是以山为峨名之由来。

园林,指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和休息的风景区,此处寓意“水乡园林”。

“中营”详参见居民点《中营坪》。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后,清政府曾派兵驻守于此,当时设有前后左右中五个营,此处是中间的一个营,故名中营。

因乡行政中心驻地自然村沙依坡街,故名。

因大台村得名。

因杨姓村民多聚居于此,得名杨村。

传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后人称为“吹台”。明嘉靖二年(1523),开封屡遭黄河水患,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台上建禹王庙,更名为禹王台。

“陈贵”为此地居民点先祖的名字“陈文贵”的简称。

因驻地在雁山镇而得名。雁山:因境内有座山岭形似展翅飞翔的大雁,故名。

瑞,即祥瑞;安,即安宁、安固。相传有白乌栖息瑞安城北集云山之集云阁,被认为祥瑞之兆。遂改安固为“瑞安”,以寓“祥瑞平安”之义。元《温州路志》载:“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安固县获白乌,薛令正明表献之京,因改为瑞安。”另据明《寰宇通志》载:“唐天宝初,以县有白乌之祥,改瑞安县。宋因之。元升为州。国朝复为县。”清乾隆《瑞安县志》卷一:“因获双白乌之瑞,改安固为瑞安。”

纪念战斗英雄龙世昌而得名,街道系松桃苗族自治县乡级行政区。

534 535 536 537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