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近南田山得名。据《南田山志》载:“兹山在县南万峰之巅,为峻极而绝巘之上,乃有沃壤百里,平畴千倾,赐名南田”。

彝语,意为河流周围的沼泽地。因此地河流弯曲,水流缓慢,土地多为沼泽,故名。

乐义:古彝语“乐裔里”音译。相传原为夷人(彝族)集居地,依古彝语“乐裔里”的谐音,取名乐义。

明朝永乐年间,魏氏由山西洪洞县迁入此地定居,以姓氏命名,原村名魏家庄。后更名为魏庄。因政府驻于此而得名。

原名大石,因多大石头(花岗石)而得名,后因乡镇位于大朝山电站西部,故而得名大朝山西镇。现镇政府驻地大朝山村,故名。

五顷塬回族乡,以境内塬面面积约为五顷(一说境内有黄帝冢,汉代置“五姓”人在此守陵,故称“五姓塬”,后雅化为五顷塬),并为回族聚居地而得名。

1958年毛主席视察莲花村,当地百姓感到很幸福,后将村名改名为幸福公社,故名。

思坡,此处意为黄庭坚思念苏东坡。

该地以地处浦阳江南岸而得名。

“哈勒景”是蒙古语音译,意为秃顶山,因地处哈勒景山附近而得名。

景谷河经流全境,故名。

该镇境内有天坛山,邑之胜景,镇以山命名。

“察雅”藏语意为“岩檐”。相传17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嘎曲·扎巴江措在克贡村附近山头的悬岩下修行,后人就把他修行的地方叫作“察雅”。

“樟树墩”是指樟树墩自然村。建村时,村东南有五个土墩,每个土墩上都有大樟树,故名。因镇政府驻地位于樟树墩自然村,是管辖下辖行政村的而设立乡级行政区,故名。

原公社驻地有火星庙,庙前有大涝池,旧时逢天旱乡民即淘涝池以恳求“火星”,举行祈雨仪式,传说灵验,故旧时称“火星庙”。后引用毛泽东名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演变为星火。

因境内多山而得名,龙尔甲,嘉绒藏语,意为“八个山梁子”。

勐:地方,约:野芭蕉,即有野芭蕉的地方,故名。

“马”指动物;“坪”泛指山区或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镇”指行政区划。

520 521 522 523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