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镇政府原驻地(巴公村)命名。相传因春秋时晋文公西伐巴蜀,迁巴于高都西北,建巴子城(即今巴公)而得名。

街道驻地位于西寨村。相传元朝末期(约1367年前后),福建溪南里陈氏卜地于此创村,因地濒榕江北河之南,故以祖地名定村名为溪南。第二代长房创于河之西,名西寨,次房创于河之东,名东寨。取“溪南”一名命名街道,故名。

因境内有锦溪,因溪得名,锦溪别名锦川。《县志》载:锦川,在西十一都锦旦,东出牛头岭,河流以趋蒋溪。1

“白露”此处意指境内白露港(河), 相传南宋以前,每年“涨洪茫白,白鹭成群”。因地方方言“鹭”‘露’谐音故名白露港。

一说表示有“百丈口”,另一说表示溪滩多。

永春取永远如春之意,故名。

唐代,道家始祖老子在此驱妖入井,并以生铁炼汁注灌,后封土成冢,称生铁冢。村亦冢名。

地处富锦市城区东部。

巴扎结米,维吾尔语,意为集市边缘。

察哈尔右翼后旗系蒙汉结合语。“察哈尔”译汉语,是“贴身”或“身边”的意思,另说,察哈尔系蒙古语“扎黑日格”的谐音,意为“号令”。因察哈尔部是成吉思汗蒙古林丹汗所管辖,故得名。

取自《四书》“君子而时中”,意为君子所行的中庸之道。

“扎日”意为“草山”。

很早以前有杨姓在此居住,遂称为杨家庄。

“巴音宝力格镇”系蒙古语,“巴音”意为“富饶”,“宝力格”意为“泉”,寓意富饶的泉。

晚清时期,最早来此地驻牧的是蒙古族人叫“肖艮德”。因人名之谐音,命名为“根德营子”。

域内有胜利路南北贯穿,故名。

山亭,在高山前,於菟城后,飞云台上,传说为於菟丞相所筑,山亭之名为此。

“吉尔嘎郎图”系蒙古语,意为“幸福之地”,“苏木”系政区名称。

504 505 506 507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