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兵团第十五个农牧团场而得名。团部驻地红桥:建场初期,因当地曾有红色木桥而得名。

阳圩,壮语 Hawyang,“阳 yang”指山㟖人,“圩 haw”指圩场。因此地古时为山㟖人赶集之地。

因战国时期赵国在现九原区境内,设置九原邑,筑九原城,秦统一后,仍设置九原郡,故得名。

镇政府驻朱吴村,依村得名。

境内一田有两池,清泉微涌,顿足则池水鼓荡之意。

因辖区内有大宝鼎山和小宝鼎山,故名。

东汉末年称庸平,是小集镇;南北朝时设庸平县,隋唐时,庸平县被废;北宋时改庸平为南坪,意为宿州南部坪地。

东汉时期,光武大帝刘秀被王莽撵至此地,无处可逃,刘秀巧施一记,故意将“马蹄子”丢下,尔后岔道而去,摆脱了追兵。刘秀得天下后就封此地为马蹬。

据传,清咸丰年,新任知县途经此地,见一井内一对田螺交配说是喜兆,当地人取“喜螺”之意为“喜乐”,后演变为洗洛,故而得名。

葫市场原名葫芦垴,因地形而得名。清乾隆十年(1745)整治赤水河鸭岭三滩时,民工、商贾云集此地,市镇景象热闹异常,遂称葫市场。

因清光绪年间中东铁路在此地设烟筒屯火车站而得名。

“雅河”之名的意思:辖区有一条河流叫“雅河”。

位处柳林湖,因湖得名。昔日镇上建有庙宇,遂发展为农村集镇,位于县城东北,故称之。

城关镇,是我国历来对县政府所在地的通称,即"县治"之意;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县使用"城关镇"作为县治所在地(县城)的行政建制正式名称。

以居余水之涯得名余干,后名余干邑、余干镇。1949年后一度称玉亭镇、城关镇。

根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以团场为单位编排的数字作名称。

因境内有一楼底子,且村民以德为本。

“繁荣”寓意祖国繁荣富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故得名。

499 500 501 502 503